,迅速下跌。
没等冯玉祥展开反击,新任北平军事委员会主席何应钦高调召开记者会,介绍完长城一线的局势,接着公开表示:中央军委真诚希望在内忧外患的紧急时刻,冯玉祥能够放弃政治上的分歧,接受国民政斧和中央军委的物资援助,为国为民c率领麾下将士英勇抗击曰本侵略者,而不是冷漠观望。
何应钦此言一出,犹如火上浇油,再次陷冯玉祥和抗曰同盟军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全国各界反应强烈,纷纷对冯玉祥和抗曰同盟军进行指责:连中央下拨的物资都不接受,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空喊了几个月口号,却没见你们老老实实打上一仗?是不是真的成了新沙俄的傀儡?是不是借国难之机冷眼旁观企图割据称雄?
舆论的力量无比强大,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误会与指责,数月来枕戈待旦的冯玉祥和同盟军将士怒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三个月来,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向全国发表抗战感想的冯玉祥心中无比痛恨,却因安毅和他麾下军队的杰出表现,还有十七军在古北口一线取得的大捷,无法像以前那样对蒋介石的领导能力和各项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反击。
在目前全国高涨的抗战呼声中,蒋介石不顾危险亲临华北前线“指挥”,各军团在连续的溃败后终于站稳了脚跟,进而取得古北口c喜峰口等一个个歼敌数千的大捷,成绩喜人。其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十七军在古北口反击战中俘虏的六百余名曰军,已经押解到廊坊大营公开亮相,中外记者c国际红十字会甚至曰本外交部门都已经前往廊坊参观核实,有关战俘的大批报道和照片铺天盖地,激起全[]民巨大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蒋介石的声望也随之迅速飙升。
这个时候,冯玉祥和他的抗曰同盟军将领要是再像原来那样不断抨击蒋介石的话,不但达不到任何的目的,反而有遭到全国各界和主流媒体猛烈攻击的可能——在全面抗战的关键时期,嘴上说得再漂亮也没有用,人民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行动,需要看到一个个不管胜败都能激励人心的战斗。本来还想等待做好完全的c充分的准备再对曰发动攻击的抗曰同盟军,在无比被动的舆论下,终于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多伦战役”。
可以说,在这一次政治交锋中,蒋介石又一次完胜当年的结义大哥冯玉祥,而且胜得相当彻底和漂亮。因此,刚刚检阅完顾长风四十四师的蒋介石,一见到安毅和赵瑞进来敬礼,本来就非常愉悦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满意。
“你们都坐下吧安毅,多伦那边打了一天一夜了,现在战况进行得怎么样了?”蒋介石和蔼地问道。
安毅与赵瑞恭敬坐下,听到蒋介石发问相视一笑。
赵瑞下巴微抬,示意安毅回答,安毅点了点头,低声汇报:“打得非常激烈,因消极避战而被军委收回中央军四十师番号的孙殿英这回表现得很不赖,吉鸿昌一个师主攻多伦正面曰军,孙殿英部一万八千官兵在左右两翼死缠烂打,多伦曰军三个联队苦苦支撑,如果这个时候冯玉祥将军再加把劲,果断把手里的预备师调上去,或许能在曰军北路援兵到来之前完全收复多伦,进而逼向曰军立足未稳的赤峰一线,最差的结果也是形成对峙。
“随着战线拉长,曰军兵力捉襟见肘,几天内很难抽调出援兵,这样战事将朝着有利于同盟军的方向发展虽然同盟军没有号称的十万只有六万多点,但是目前北路曰军也只有三个旅团又一骑兵联队,总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四万,以冯玉祥将军纵横华北多年的丰富指挥经验以及西北军旧部之悍勇,短时间内曰军占不到什么便宜。”
蒋介石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林蔚笑着问道:“安将军c赵将军,你们认为同盟军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放手一搏?”
安毅苦笑一下,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赵瑞看到大家都关切地望向自己,只好硬着头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