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一五章 历史的抉择(第2/4页)  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而且要死很多人。这也是我同意西方面军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只希望我们的对手变聪明一点,哪怕就此撤退保存有生力量都行,就是不要留在这片山区与我们死磕。”

    黄智消瘦的脸上泛起一丝潮红,兴致勃勃地分析:“我觉得接下去的战事不会太难......当前苏军面临的三种选择:一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战前计划,即便南面的乌斯季卡缅遭受攻击甚至沦陷也不为所动,坚决留在这方圆百里的山区与我们作战,不断袭扰和阻击我们的南下部队,这样我们就将因无法顺利打通交通线,大大延迟步兵入哈作战的时间,这么做的缺点就是由于退路断绝,补给全无,最后在我军重重围剿下,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第二个选择是等到乌斯季卡缅遭受攻击的时候,再南下支援,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还未赶到乌斯季卡缅即已沦陷,而此时我军已经顺利通过和托和尔山地区,失去有利地形的苏军将陷入我军合围,溃灭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最糟糕的一个决定;

    “第三就是从现在起便放弃阻击任务,掉头南下,准确判断双方形势后立即选择南撤,保存有生力量,依靠哈萨克斯坦的战略纵深与我们周旋。若我是苏军的指挥官,必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条,不管怎么说,先保存自己再打击敌人是主要的,若是人都死光了,还怎么保卫大片国土?”

    安毅微微一笑:“关键是现在指挥作战的苏军指挥官,几乎全部都是紧急提拔的所谓思想过硬、政治过关的人,许多连营长一下子提拔到师长团长的位置上,除了对政委和内务委员唯命是从外,在军队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威信,更不要说拿出建设性的意见来。我猜莫斯科方面下达的指示,必定是要迎头痛击、全歼我入哈部队,现在轮到那些担负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政委和内务委员们头痛了!”

    杨飞感兴趣地问道:“这么说起来,惊慌失措之下,苏军甚至有可能会选择第二条应对措施?那我们不是赚大发了?”

    安毅没有直接回答,目光落到栩栩如生的沙盘上,感慨地说:“这段时间,我恶补了不少历史知识,才知道原来这些地方以前都是中国的领土,直到上世纪中晚期,俄国人通过《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才从中国西北割去这大片土地,这次我们进军中亚,不过是拿回老祖宗的东西。

    “俄国人处于严重的思想和军事混乱中,这给了我们浑水摸鱼的大好机会,若是早几年晚几年,我们面对这块硬骨头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却恰到好处,这不能不说是老天开眼。因此,我们不排除昏头昏脑的俄国人,会做出最有利于我们的选择......”

    安毅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向刘卿问道:“政治部门组织的政权接受队伍,派出去了吗?”

    刘卿回答道:“总政组织了五个运输机大队,共五百架an5、an6大型运输机和蚊式运输机一起参与抢运接收人员和物资等事宜,我想这会儿谢米帕拉丁斯克那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情形了。”

    安毅高兴地说:“只要我们的第一块实验田获得成功,那么整个中亚都可以如此办理,对此我充满了期待。”

    ......

    陕西,延安。

    宝塔山下杨家岭的一处光线甚好的窑洞里,身材高瘦神采奕奕的毛主席,与神情激动稍显局促的黄汉对面而坐。

    “黄汉同志,你在抗大表现得很好,不仅对军事教学工作一丝不苟,而且还把前些年在川湘鄂贵地区武装发展革*据地的经验总结成册,中央和军委的同志看过后都很受启发,说你黄汉能文能武,大将之才,我听到后很欣慰。我们*人,就是要能上能下,不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