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五九章 插上翅膀(第2/7页)  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惠无奈之下,只能以惯例处置:

    “在远东共和国和苏联之间分出胜负之前,我们最好不要去碰蒙古,毕竟那是斯大林的禁脔,谁也不敢想象,一旦远东共和国落败,苏联数百万大军压境会是一个什么景象。我中国独自应对日本的进攻已经比较勉强,谁有把握应付滚滚南下的苏俄大军?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决定了其最终的话语权,中国当前全力对付日本就好了,根本没必要节外生枝。”

    蒋介石停下脚步,皱着眉头问道:“那我们如何回复蒙古议会的连续来电催请?我担心这样拖延下去,会伤了爱国义士之心。若是因此而致使蒙古分离,罪莫大焉。”

    王宠惠实在是没辙了,只好道:“委座,若说文武官员皆不怕死者,唯安将军麾下才有此等人才,还是召唤在杭州督战的安将军至南京来商议吧。今浙东战事基本平复,虽然奉化以南的天台山地区,依旧在发生零星交火,但就当前大局而言,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日军的败局,有无安将军在杭州主持,均无大碍,委员长可当面询问安将军,有无合适的人才,到蒙古履职,中央批复即可,以后不管出了什么变故,也怪罪不到委员长的头上。”

    蒋介石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这几年来,源源不断的留学人才回归叙府,让中央好生羡慕,若在安毅军政系统中择一大将,再辅之以大量归国俊杰辅佐,必能应付蒙古错综复杂之局势。”

    王宠惠听到蒋介石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不由暗吁一口长气。

    蒋介石回到座位上,叫陈布雷进来,立即电告杭州方面,让安毅尽快赴南京,商讨国事。

    ......

    蒙古,库伦城东一百二十五公里的巴嘎诺尔。

    安毅在蒙古议会议长丹巴多尔济、副议长札丹巴等蒙古议员的陪同下,视察了该处正在生产的一个煤矿。

    煤矿的矿洞挖掘得很浅,规模很小,年产煤只有可怜的两万吨,来自叙府理工大学的地质和化学专家,于四日开始,便对蒙古正在产煤的各大矿区,展开了周密而细致的调查,其中距离库伦最近的巴嘎诺尔,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个煤矿矿区规模究竟有多大,许多人都担心,若是斥巨资进行先进设备开发,最后却发现可供开采的煤连起码的投资都收不回,因此举棋不定,到现在也未进行大的挖掘。”

    参观完煤矿,丹巴多尔济陪着安毅,回到矿区的办公大楼。

    这栋高三层、铺设有暖气管道的楼房,是苏联人去年花费一万卢布援助的,算是安毅此次蒙古之行见到的少数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大楼的会议室里,龚茜正在和二十多名地质学家进行最后的复议,看到安毅和一众蒙古议员走进来,龚茜笑着迎上前:

    “好消息,经过我们的地质和化学专家反复研究,再利用数学、物理和地质模具进行矿脉模拟,结果一致认定,此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基本储量高达20亿吨,就算年产煤1亿吨,也可以持续开采20年,仅仅这一个煤矿,就足以提供整个蒙古的电力建设所需。”

    一众蒙古议员惊喜交集,丹巴多尔济问道:“这是真的吗?这么说来,本届议会第一个施政目标,很快就可以实现?”

    龚茜认真地回答:“没错,现在我们就要立即开始着手寻找适宜建设火电厂的地址了,争取在大雪下来之前,把地基打好,力争在明年新年到来之际,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在这段时间,我们将用大型货运飞机,把发电机组拆成零配件运送过来,在火电厂的厂房里,重新进行组装调试,让库伦所有的居民都能够尽早地用上电。我们的目标,是把火电站规模不断扩大,把电网建设到每一户农牧民的房屋和蒙古包前,让家家户户都能够在严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