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二九章 危若累卵(第3/8页)  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门城外的将士,嘴里则大声说着“再向前走一段路就到了”,这样一直要向北走上三四十公里,抵达吴州(今湖州市)后才算是真正安全。

    安家军在吴州,驻扎有二十六军一个团和占地两百余亩的吴州兵站,同时安家军司令部曾有过一个考虑,淞沪战事爆发后,可能会有大量的上海地区的难民,通过水路由吴淞江和大小的河流,涌向后方,位于太湖边的吴州,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转地,所以工兵部队在吴州城北的云峰顶下修建了不少简易房子,可以用来安置大量难民,没想到今天这个地方,竟然会让杭州百姓率先用上。

    当然,民众最终还是要做出选择,是留在吴州静观战局演变,还是跟随迁移大军,沿着铁路公路,一路步行向西迁移。

    随着中日大战战火复燃,接下来江南集团的轮船、客车和货车,将全都要用于转送兵员和战略物资,因此,现在的难民迁移工作,将只能是由安家军指定线路,由专人负责,一路上保护和引导难民经湘西,入贵州、入滇或者入川。

    为此,从宜昌开拔到芜湖、南京的四支安家军新兵师,将全部转入引导难民的迁移工作中去,在主要铁路、公路沿线,设置难民安置点、医疗救助站和粥棚,确保大多数人能够活着走到祖国广袤的西南地区。

    周崇安站在距离原杭州城北武林门旧址不远的杭州第一中学门口,面色凝重。

    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周崇安,从心底里感到一阵软弱无力。虽然经过安毅和自己,以及一干志同道合的兄弟齐心协力,共同打拼,现在的中国工农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日益雄厚,也拥有像二十四军、二十六军、新二军和十七军这样敢打敢拼、战力强横的百战雄师,但却依然无法改变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命运。

    这其中,固然有中日两国实力上的差距、有海无防、官兵警惕性不高没有主观能动性等因素,但也不乏人祸在里面。周崇安有时候甚至会想,若是由安毅来当这个陆海空三军大元帅,又会如何?结果细细思虑过后,却发现情况可能会更糟!安毅现在担任第三战区参谋长,本身又是全军的参谋次长,可是麾下各集团军将领,谁又愿听从他的命令了?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资历及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说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民众的伤亡,为国家民族留下元气。

    “周总,杭州城现在非常危险,根据义父以安家军总部名义下发的通报,这次日军调集超过400架战机来袭,空战前景如何殊无把握,周总应该尽快撤离这个危机四伏的城市。”二十六军教导师第九团团长安卫国中校站在周崇安身边,大声劝道。

    周崇安没有就这个问题作出解答,而是问道:“卫国,怎么还不见政府的人出面?我记得杭州有保安部队一个团,还有警局上千号人,照理说西南方都打了这么久了,战线也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他们应该出来维持秩序了吧?”

    安卫国摇头苦笑:“周总,你就别指望他们了......和当初俺们逃出沈阳时一个样,当官的先跑了,把老百姓通通扔给*人,好为他们逃跑挣得宝贵的时间......我现在还记得和唐芬躲在地窖里,透过小小的通气口,看着满村子的人被日寇*屠戮时的情形,晚上做噩梦的时候,总是想到地窖前唐芬妈妈那被*人割下来当球踢的人头......听说这次唐芬在上海立了个一等功,手里起码收割上百个鬼子的性命,我就知道她把这当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宣泄......

    “唉,当年入关的一批兄弟姐妹,全靠义父收留送入童子军校才活下来,又得以学习科学文化,或者是军事及搏杀技能,所以我们都死心塌地地把义父的教导,当成我们的最高人生目标......我们中的不少人心理留有阴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