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奋笔疾书强精魄,南湖阁上商对策(第2/3页)  器闻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约摸一刻钟的时间,魏云辰到了家里,他没去中堂也没去书房,直接就回了自己的西厢房,一推门就发现父亲坐在自己屋里看那些往日的书画,他突然觉得有些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他本以为父亲是那种朝廷的正派人士,不会使阴谋耍手段,但现在看来和那些小人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似乎也没甚区别,不知道他父亲背地里到底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果然朝廷里也没有一个清白的,那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制,死了后没几年不也被人参核,皇上照样抄家诛族。

    “怎么了,我脸上有虫么?”魏泽献看儿子盯着自己脸上看,还摸了摸好像也没什么,也就有了些皱纹罢了。

    “不是……父亲,您有多少事情是儿子不知道的,能否告诉儿子一二,好让儿子为您分忧,我虽不及大哥那样出色,但也胜在是您的儿子不是。”魏云辰疑惑道。

    “唉,其实也没什么,以后你就知道了,现在啊,还不到告诉你的时候,康左宁给了你一本功法吧,你没事好好看看,等有了一技傍身,之后有的是机会助我。”魏泽献叹了口气说道。

    “那……知道了父亲,能不能请父亲帮儿子一件事,让……”魏云辰说道。

    “行,最近我不会让你娘亲打扰你的,知道你这孩子不喜欢用功的时候被人搅扰。”魏泽献摆了摆手打断了魏云辰道。

    “你这些书画我就拿走了啊,不然没法和同僚们交差。”魏泽献顺手一卷一筐的书画就被带出了房门。

    魏云辰哭笑不得,父亲还是那么的熟悉。

    风云变幻,日月如梭,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别家之前还在学走路的幼儿已经能开口喊了娘亲,刚姹紫嫣红宛若九天蟠桃的樱花现已随风飞舞,树梢都凄淡了几分,不过却别有一番风味,满地的落叶在告诉来往的行商,即便是入了秋,可我这美景犹在,可那些匆忙的赶路人还在为着明日的吃食在奔波,大多是补丁盖补丁,哪有那闲心停下步子欣赏片分。

    南湖阁,一座源于唐代时便矗立在西安府东南隅曲江池北岸的半月形平台上,左有西楼,右有东岸亭,高约十丈,每当夜色临近,便是这南湖阁最为热闹的时分,楼里的灯光映着湖中倒影,展现出朦胧一线的波光,好像金子洒进了湖水,令人如痴如醉,梦回大唐一样。据传是唐玄宗为赏苑观水所建,有诗为证,曰:“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杪,鸥鹭下沙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暂空。何人赏秋景,兴与此时同。”

    此时的顶层中坐着两位约摸二十出头的青年,正在开怀畅饮,其中一人望着远处的西安府,感叹道:“真是好一副景色,正是应对了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子,我且问你,在这阁楼之上,你看到了什么?”此人正是魏云辰,他在自己的屋内足足憋了近半年,才从屋里出来,此时的魏云辰放佛比半年前的魏云辰有了质一般的飞跃,两眼中鳞波流转,深邃的宛如漫天星辰,脸上的容貌更加精致了,整个人的气场都显得一副生人勿进的景象。

    古晟木闻言说道:“红灯绿瓦,繁花似锦,那你呢?”

    魏云辰不咸不淡的说道:“大好河山,江山如画。”

    魏云辰接着说道:“这天下现已是腐朽不堪,你学这一身武艺如不能报效朝廷,服务于老百姓,又有之何用?”

    古晟木说道:“我愿这天下平和,少起纷争,哪一次的战争受伤的最后不都是老百姓。”

    魏云辰问道:“但不经过战争,这天下又如何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若不是张居正改革,现在已经不知道要烂到什么样子了,你说他是奸臣也罢,忠臣也罢,但我认为,能够使得百姓阖家团聚、丰衣足食,才能国泰民安,这样便好。”

    古晟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