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各怀鬼胎(第1/2页)  不义之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南之地,物阜民丰,自古以来便是被各类文人雅士所喜好。那未经人为干涉的自然风光,引得无数人驻足于此。

    易国皇宫便是建立在风景最优美,风水也是最佳的位置。

    未破坏此处的自然风景,宫殿设计人员巧妙的将皇宫与美景结合在了一起,使得皇宫在山与景之间若隐若现,却又不失威严。

    远处的观看,只不过是这座都城的冰山一角。皇宫位于这座都城的北部,而在其向南,那看不见边际的庞大城市,让人很难想象,在这种地方竟然能够建造起如此庞大与繁华的城市。

    “楼将军,你奉命镇守与永泰城交界的北沙地,为何无召回京?”

    恢宏的大殿之中,一名金黄色龙袍之人慵懒地靠坐在主座龙椅之上,在有着十几级台阶的下方,上百名官员依文武两班分别站在两旁。而即便是有着百余人,这大殿看起来依旧不觉得拥挤。

    一位看起来不过半百的文官问道。

    而在大殿中央,楼知灯正跪伏在列,似是有军情禀报。

    “启奏陛下,臣接到安排在金国之中的内线情报,金国皇帝金煜,决定今日在东岳之巅让位于嫡子金可旬,臣觉得我们或可借此进攻金国。本想派人将消息送回,但此事事关重大,臣思忖再三,还是决定亲自进京面圣。”楼知灯一脸严肃地道。

    平日里一副似乎人畜无害的模样,但此时又仿佛卸下了伪装,语气之中有着凌厉的杀伐之意。

    “楼将军是如何得知这不是金国的阴谋?”另一名偏年轻的官员道。

    “金煜已病重数月未见好转,想来至此已油尽灯枯,这才匆忙传位。”楼知灯道。

    “陛下,臣赞同楼将军意见,臣听闻从金国回来的商旅说,金煜之前便已让太子金可旬听政,自己不干朝政已旬月有余。”一名将袍服饰男子出列道。

    闻言,文武两班大多议论纷纷,但最多的结果皆是与楼知灯和出声的武将意见一致。

    “武夫之见。”

    突然,朝堂上出现一道声音,只见得老太师易省拄着拐杖缓缓从殿外走进。

    老太师易省似乎在朝威望极高,见到他走进,马上有几名大臣上前搀扶,位于龙椅之上的易儒也是站起身来。

    “来人,赐坐。老太师,您似乎不太赞同楼将军和李将军的意见?”易儒问道。

    老太师看了眼楼知灯和之前出声的两人,后者二人皆低下头不敢面对老太师的凌厉目光。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陛下是否愿听。”老太师朝着易儒行了一礼,道。

    “老太师请说。”易儒轻声道,声音中全无平日的帝王之气,而是一个学生在向德高望重的恩师请教。

    “在老臣看来,金煜虽然病重,但绝然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据老臣得到的消息,此次金煜传位得非常突然,事前并无半点征兆。”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金国边境各地并无大军移动的迹象,反而是将防卫林国的一支军队调走,那么这个妖定然不是朝着邻国而来。那他会朝着什么地方呢?”老太师分析道。

    “国内。”

    朝堂上能够做到这个官职的人都不傻,立马异口同声道。

    “老太师,您是说金国国内震荡,或将迎来一次大的清洗?”易儒立马反应过来。

    “正是,这次清洗主要针对对太子有威胁的人,比如二皇子和三皇子。”

    “那我等更应出兵,趁他们内乱之时一举歼灭他们啊。”之前出声的李将军道。

    老太师冷哼一声,李将军不敢再说下去。

    “我们去与金国斗个两败俱伤,然后让别国将我们一起收拾了吗?”老太师冷声道。

    “那依老太师之见呢?”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