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中)(第12/13页)  雨声无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可以漂浮在水面,慢慢的游走。他轻轻一跃,飞过广场上参差的石柱,一个纵身便上了门房,直接落在了大殿顶部的瓦上,没有丝毫的声音,谢家兄弟早已入睡,此刻更是无人能知晓有人造访,我不知此人来历,更不敢妄加出手,只见那人并未在大殿上停留,而是直接跃进了谢老大的院子,我只好落在远处的一间屋子里,盯着院子里的动态,不一时,出去两个丫鬟,非别去向老二老三的院子,约莫一盏茶,老二、老三火急火燎的奔尽了老大的房间,四人私密商谈许久,大约一个时辰后,黑衣人轻轻打开房门,身子一跃,消失在了黑暗中,我知其并无恶意,便没有追踪,而谢家兄弟直到凌晨走出来,他们第一个时辰细声商议,第二个时辰大声争吵,第三个时辰只字未言,然后三兄弟略见落魄和惊慌的走出了房间,老二眉头紧锁,说道:‘那就这样,按老大说的办’”

    “翌日,醒来已是午后,四面丫鬟一片慌乱,所有人都神情严峻,行色匆匆,有人似乎伤感,有人似乎在计算,也有人没有将心思放在脸上,只是目光中有些担忧,我已知有重大事情发生,便匆匆吃了些丫鬟送来的糕点,糕点似乎变了味道,显得有些火候未够,难道整个西山岛都这么心急如焚吗?收拾完善后便匆匆去大殿见谢家兄弟,谢家三位兄弟垂头坐在正中堂上,似乎在下一个难以服众的决定,堂下人潮涌动,大殿一片争论和直谏,也有哀求,比昨天人更多了,约有一百多人,太湖七十二峰的各位当家和谢家兄弟的亲信高手都齐聚一堂,明显谢家兄弟的亲信站在一边,而太湖群豪站在另一边,两边人数相差不大,争论异常激烈,见此情形,我只好立于门外静候,听得太湖群豪义愤填膺,一位模样年长德高之人说道:‘谢当家来我太湖近二十年,当初不过百十来人,如今已有数千之众,更兼太湖七十二峰百姓数万人,如此家当,岂能说放下就放下,多年来,若非三位当家武艺高强,又怎能抵挡江匪山贼和外敌入侵,保护这一方太平,这些年树敌江南氏族无数,若谢当家此时举家出走,我太湖七十二峰必遭大难,难道漠北百姓是人,我太湖百姓就不是人吗?还望当家的慎重,莫辜负太湖数万之众一片赤诚啊?’老太爷说得涕泪横流,极为真诚,下面一片认同,齐声祈求三思。这时另一边一位中年英豪也上前说话了:‘人在外,莫忘祖,多年侨居在太湖,今故土罹难,我等势必众志成城,归去为故乡排忧解难,此乃人之常情,再说,我等在太湖许多年,承蒙百姓不弃,诸位豪杰推崇,早已视此地为第二故土,他日太湖有难,我等绝不会袖手旁观,必当尽全力而助之。’殿中各执一词,极为混乱,这时谢老大开口了:‘诸位,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一言。’殿中立马安静下来,只听得谢老大说道:‘江湖是非,自有公论,故土蒙难,我等必回。’太湖群豪一片哀嚎,老太爷再度说道:‘当家的,我等非有心阻挠您回漠北,我等都是义气之士,也会抽调得力之士,追随当家的回漠北对抗强敌,我辈的意思就是三位当家两人回漠北,留一人镇守太湖,此乃万全之策也。’殿上诸豪顿时喝彩,深感赞同此意。谢老大黯然回道:‘诸位心思,我等明白。只是此行凶险,纵使我三人归去,也是九死一生,诸位放心,我已致信苏州吴二爷,言明我三兄弟处境,我等走后,由吴二爷统领太湖,诸位好心辅助,必能保百姓安宁,四方太平。’言毕,殿上一片惊呼,老太爷立马上前说道:‘既然此行凶险,那恳请当家的带领太湖所属弟兄转战漠北,我等必将誓死效命,胆敢不服者,我手刃之,望当家的斟酌。’谢老大抬起愁眉紧锁的额头,一双深陷的眼睛环顾四周,说道:‘故乡受难,舅母和表兄被刺身亡,我等归心似箭,漠北事由我等漠北人处之,才算妥当,若盲目牵扯诸位进去,显得我等是胆小如鼠之辈,有失草原人的豪气,纵使复仇,也很难服众,再说我等此次回漠北,定不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