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人物?当朝太尉、临晋侯、守尚书令,护卫天子东返的头号功臣,弘农华阴杨氏一族的代表人物。
弘农华阴杨氏一族与汝南袁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的望族,也就是连续四代人都曾担任过太尉、司徒、司空,那可是不得了的门阀。
杨彪自持德高望重身居要职,料曹操不敢对自己怎样。
但他忘记了,曹操狠起来那是连自己都怕的人物。
杨彪本就成为他攫取朝廷权柄的绊脚石,若是双方虚与委蛇也就罢了,一旦曹操感觉到危机,势必会先下手为强。
结果就是杨彪被诬陷与已经僭称伪帝的袁术勾结,欲要废立天子,锒铛下狱。
虽然事后经过满宠百般逼问,也无法得到有用的供词,也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但杨彪却已经废了,最终只在荀彧、孔融等人的求恳下保得一条性命。
曹操如此不守规矩的做法震慑了一批人,当然也会激怒另一批人。
他们或是原本手握权柄,却在曹操主政后被边缘化,心存不甘。
或是兔死狐悲,对杨彪的境遇感到伤感,担心自己也会受到同样待遇。
或是对曹操上欺天子下压朝臣的手段反感,认为他将成为另一个堪比董卓的奸贼!
且曹操你可以莫须有,也别怪我们使用非常规手段。
自那以后,针对曹操的刺杀就有多起。
且先后有董承等人暗中勾连,欲要再度上演清君侧除逆贼的戏码。
奈何这些人玩起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来都太过低劣,竟无一成功,没得牵连了更多的无辜的人。
就连已经身怀六甲的董承女儿董贵人都被当着天子的面拖出去处决,愈发显得曹操的跋扈无状。
“若是曹司空大权在握,天下抵定,他如此做虽有欺君无礼之嫌,但也无碍大局,然而眼下的情况是如此么?
且不提袁大将军当时就虎视眈眈欲要南下会猎,如江东孙伯符,荆州刘景升等辈,又有哪个是善茬?
那些受到打压的失意朝臣,定然会勾连外臣,以图除去曹孟德,就像王司徒对董卓一般。
曹司空想要一直维持朝廷权柄,可谓是困难重重,如履薄冰啊!”
听闻司马懿的分析后,颜益大呼内行,且这个论调与冀州的主流论调契合,当即赞道:“仲达分析得鞭辟入里,曹孟德奸佞虚伪,早已是外强中干之势,迟早要被推翻在地。”
司马懿看了颜益一眼道:“或许有这一天,只是不知,会有谁来做到。”
颜益刚想说袁大将军据四州之地拥精兵数十万可为之,但想着官渡之战的黑历史便闭口不言。
此刻若是颜良听到了,肯定会在心里暗骂一句,不就是你这老小子把老曹家阴翻船了么?
然而颜益想了半天后突然说:“若论海内谁有廓清天下之志者,我族兄当算一个!”
司马懿略显惊诧道:“噢?度辽将军有此志向?”
颜益充满自信地道:“那是当然,族兄尝言,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天下太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天下元元多为愚氓,得有一些能看破迷雾保持清醒愿意肩负重担具备决心毅力的人来引领人们齐心合力,为了天下大同而努力。
想族兄这些年来,诛除叛逆贼人,收纳安置流民,开垦荒田兴修水利,通商惠工,充盈府库惠及百姓,全力积蓄力量,正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站出来,为天下安康略尽绵薄之力。”
司马懿听了此话后,先是细细琢磨,然后问道:“度辽将军只不过据有一郡之地,又岂能改变大局?”
颜益用充满热情的语气道:“族兄曾经说过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因为担心困难而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