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制度弊端(第2/3页)  我和我的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负义,或者不善阿谀上官之人,自然就会受到冷落。

    长此以往,汉代的整个社会风气,就产生一种畸形的“忠”…

    但这个“忠”不是忠于朝廷,不是忠于百姓,乃是忠于提拔自己的上官。

    就这样,氏族豪门通过察举人才,培养自己家族的子弟,势力亦是越来越大。

    袁氏为何势力如此庞大,袁绍,袁术两兄弟,都能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

    说到底,也是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当袁氏兄弟起事的时候,那些所谓的袁氏门生故吏,很多成为了袁绍兄弟的爪牙。

    自从这些人,甚至他们的祖先,成为袁氏的门生故吏以后,就与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种关系也就是现代说说的利益共同体。

    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制度让那些氏族豪强用利益捆绑、道德绑架等方式将一大批通过官方察举任用的官员纳入了自己的朋友圈…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袁绍兄弟才能拥有如此大的声势。

    ◆◆◆◆◆◆

    不管是汉代察举制度,还是那种畸形的“忠”,都使得寒门士子,只能靠依附他人才可以有所成就。

    世家大族也正是靠着这个,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熊晨飞之所以想普及教育,就是想打破了世家垄断知识、人才之后,建立起一套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他建立这个四不像的书院,也正是为了日后普及教育,实行“科举”制度做铺垫。

    因此,这个书院,除了免试招收部分资助过书院建设的商贾和官员子弟外,不会像以前那样,要有家世、关系才能进去。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当然,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熊晨飞的教育理念是宽进严出,对于这些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不管身份都会严格要求。

    这个学院采取类似现代教育的方式每年对所有学子进行两次考核,由授课讲师对学子的成绩进行综合品评。

    成绩的档次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

    连续获得优秀评价的可以被批准学习更高深的科目,连续不合格的将会被强制退学。

    而讲师对学子的评价只是参考,最终决定这些学子晋升或淘汰的只能是熊晨飞这个龙之团政权的最高领导者。

    熊晨飞正是想要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出大批的“天子门生”,好使的自己不会太过依赖世家子弟。

    不过,现在文龙之团境内的官吏,也大多都是世家子弟。

    这些人熊晨飞也不不得不用,因为他可能找那些根本不认识字的普通百姓来为他治理国家。

    熊晨飞可以厌恶氏族豪强建立的这种制度,却不能否定世家的人才。

    毕竟世家子弟所接受的教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注定了他们要远远超过寒门士子。

    ◆◆◆◆◆◆

    拿起手中的蔡侯纸,熊晨飞也是眉头一皱,这个时代毕竟技术不够,即使经过改良后的蔡侯纸也只是比后世上厕所擦屁股用的草纸好不了多少。

    “大帅,好一点的纸都只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少数富豪商贾才用得起。”

    “书院的条件有限,这些学子能用上这样的纸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张峰在一旁尴尬的说道。

    熊晨飞心中自然明白张峰所言属实,但他心中却浮现出一个惊人的想法。

    t他想将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知识“发明”的九九乘法表”和“算盘”已经掀起了轰动。

    他现在想到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甚至火药这些知识运用起来改变这个世道,既能助推文化发展和知识的传播,也能用于军事加快战争进程…

    。笔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