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五十八章 危难背后私心转(第2/3页)  斩邪问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波运输建群,第三波作业舰群……第七波战舰群,通过这些,来估算宝卫五的产能。

    计算结果是,如果外域城邦肯全力接纳逃亡者,那么人类至少还能在太阳系跟异生物掰扯八十年。

    假如这八十年异生物未能在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又或在短板方面有所补完。那么人类还是有希望夺回世界的。

    简单的说,共和国就是一个赖上徐长卿的套路。

    徐长卿交易给他们的技术,只是为了更好赖上徐长卿而准备的跳板。

    这么看事情的话,的确是有点恶心人。

    可换个角度,不然呢?

    徐长卿搞出的这些遗产都留给谁?炸掉?又或我大清慈禧太后的宁予友邦,不予家奴?

    徐长卿还真就干不出这种事。

    共和国也是摸清他的脾性,知道他还是念着些同种同源、文化认同感够强的情意的。

    徐长卿最近在地球干的事也印证了这些。

    帮谁都是帮,为什么不帮相对而言更亲近,更顺眼的?

    像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即便战争局势更加水深火热,也当作没看见。

    美洲那边则要求其自己丰衣足食。

    而就目前的表现看,最能发挥战甲战斗力的,还要数地球教为基层指挥官的夸娥氏军团。

    赫拉克勒斯军团紧随其后,这都是由外域城邦操控的部队。说明还是人家的战略战术理念,指挥风格更适合战甲。

    那么只派兵、不遣将,帮偏之意也就很明显了。

    况且,这不是有异生物入侵的大灾难嘛,所以共和国那也是看人下菜碟,使劲往外域城邦上靠。

    相较而言,火星共和国还算能从容布置,能谋划几十年、甚至百年后的事。

    地月联邦就不成了,他们现在是只顾眼前,先脱了死劫在说其他吧。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320亿人口的地月联邦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佬,在尚未遭受异生物突袭前,造舰能力是火星共和国的2.3倍。

    按照这么个算法,地月联邦从三年前火星共和国闭关锁国时,就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经济转型成战时体制,这么长时间,也应该攒下些家当了吧。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路走来,地月联邦在这三年来经历了太多政局波折,谈不上朝令夕改,也差不多了。

    另外,冗官冗员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效率低下,官方远没有共和国政令的贯彻和执行力度。

    最最要命的还是把持重要行业的这些家伙怎么玩。

    就说联邦现在的产能,月球殖民地现在情况十分糟糕,说是正在迅速糜烂也不为过。

    混乱的次序本就使得生产能力严重下滑,再加上异生物的肆虐愈演愈烈,人们根本没心思做事。

    近一周来,生产效率连创新低,最近三天完成舾装的舰船,不足十艘……

    这是有六十亿人口的那个重工业基地吗?

    徐长卿都不想说啥了,直接用行动表明,外域城邦连一颗螺丝钉都没支援这边。

    这种很不成熟,很不政客的爱憎分明行为,也导致月球殖民地的人们越发的绝望。

    但那又如何,在徐长卿的角度看,面对这场浩劫,大量人口损失的悲剧必然发生。

    充满恶意的说,不够惨烈,去哪里找变量?

    况且他也没作壁上观,这不是及时入场了嘛。

    他过去的作为也不算是装高冷,而是不信旁人信自己,建立体系搞发展。该支持的,他也恰如其分的支持了。

    现如今搞营救,救谁不是救?既然都是救,为什么不能先紧着熟人救,了解的人救?

    地球人,哪怕是看不惯的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