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陈仙被护道人踹入门后世界,再一次体会了空间传送的眩晕感,迷迷糊糊好长一段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上下前后左右全方位打量一番,发现此地和外界有很大的不同。尽管脚下踩的也是土地,但却毫无生机,一片荒芜。连天空也是阴沉沉的,铅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破碎。
不过陈仙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可是太上道最强道统的存放地。要是真的快毁灭了,估计早就换个地方作为传承地了。
陈仙走上了前方高大的石台,因为这是他在此地唯一能够看到的建筑,大概就是传承所在了。
走上去后会发现,石台要比看到的更大。尤其是走到顶端,放眼望去,和一个广场也差不多了,简直像是一下子踏入了另外的空间。
在石台顶端的中心是一块直径一丈的圆形玉璧,光滑亮洁,温润细腻,散发出淡淡的毫光,一看就是顶级美玉。
玉璧上没有一丝痕迹,干净得足以倒映出一个人的影子来。不要说图画,连字迹都找不到,这意味着这块最有可能是传承之物的玉璧对陈仙而言是无字天书。
好在陈仙也不是毫无头绪,在玉璧周围可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前辈们的留下的话。只是字迹太小,根本看不清,如果不是陈仙摸了一下发现了问题,恐怕还真的不知道。
运转体内的法力至双眼,他所修行的阴阳五行宝瞳顿时开启,视力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世界在他的眼睛里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他把目光投放到正对着上来的石阶c离玉璧最近的位置,这里大概就是起始。而原本看不清的字迹,此时陈仙也能阅读了。
“吾名太上,号太清,乃盘古元神三分所化三清之首。曾于道祖座下聆听教诲,问得世有三千大道,八百旁门,得其一可为圣。修道有成,细思不服,既一道可成圣,何不三千道成即圣位。苦坐十二亿九千六百万年,终悟得太上总纲一册,妄凭此驭使三千大道。然则天地之道非人力可逆,吾之三千道非天地之三千大道,形似而神非似,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至此,吾成道,天地有感,遂成圣。太上终非天地道,还需后来者补之”
看完后,陈仙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心中颇为震惊,没想到太上道还真的是太上道祖所创立的宗门,此地更是有道祖的遗迹存在。
而且也算是知道了一些天地隐秘,诸如盘古化三清,道祖,成圣,三千大道之类的,这可是陈仙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秘密。
更让陈仙感到吃惊的是,太上道祖在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遗憾之意。很明显他对自己悟得的太上总纲是不满意的,认为它是不完美的,但即便如此太上道依旧凭此称霸人间界,笑傲诸天,陈仙无话可说了。
休息了一会,恢复法力后,陈仙继续看了下去,想知道后来者是怎么做的。
“吾乃太上道初代掌教风雨生,号上名。于此闻祖师之言,立志完成祖师未竟之遗愿。察天之行,观地之变,近取诸象,远取万物,遍览各家典籍,兼听道友高见,融于一身,贯通古今。惜思虑有限,既无补全之法,又无成己之道,有愧!望后来者莫学吾”
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