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两国和亲,我当往(第3/4页)  嫡女世子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汗王快不行了,楚清和想的到,昭华公主与诸位大臣也能想到。

    第二日朝会,大臣们却是并非众口一词的不同意了,这里卫亲王和四皇子出力不少,但是拜尔木得了浑舒的指使,语气也不那么强硬了,浑舒更是温文,“臣大哥英勇非常,三哥聪慧旷达,皆是良配。”

    昨儿还说人家莽撞狡诈呢,他跟朱承瑾说的,朱承瑾自然挑拣着告诉了楚清和。

    所以楚清和此刻听浑舒说话,不由得有些牙酸。

    浑舒丝毫没当回事儿,诚恳至极:“小臣前来,正是担负着父汗和兄长的殷殷嘱托。”

    诸位大臣好歹还记着这是廷议,有外人在场,没争吵开来,但是小声议论也够受的。

    一部分人觉得不该嫁,小部分却道,“公主和亲,自古皆有,昭华公主为何不可嫁?”

    “嫡公主乃我皇室尊严,岂可轻易嫁给柔然王子?未免太将皇室当做儿戏!”

    “皇室尊严,哪有联姻结亲重要?”

    “联姻结亲也要身份对等……”

    “张大人这话不对,公主嫁了过去,自然是公主为尊……”

    ……

    皇帝这些天为了四皇子憔悴不堪,正烦心着,听这些嗡嗡声一拍桌案,道:“成何体统!”

    “诸位大人议论的着实不错,可惜全都没问过本宫意见!”昭华身着长公主礼服,三跪九叩来到大殿之前,根本不给诸位大臣阻拦她的机会,一步跨过门槛,进入了朝堂。

    有不少老学究摸着胡子差点晕过去:“这……这……女子……”

    “女子怎么了?”昭华气势不输,面容肖似龙椅上那位,吓的不少大臣不敢说话,“你们这群男人在谈论的不就正是我一个女子的婚事吗?我为何不能听不能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女德!”

    “有能者居之,这也是古训!”昭华眼神扫过柔然使团,在浑舒身上顿了顿,认出这边是当日与四皇子有过冲突的那马车主人。但是很快,她的目标就对准了说话的那个老大人。

    章青云也道:“公主此举不妥……女子不干政……”

    “早在审案时候,本宫与景豫郡主便干政了,章相当时为何不说话,偏要等这个时候来将我的军?”昭华既然敢来,就不怕这些人针对。

    她盯着那些说是同意的大臣,冷笑一声:“柔然未立国、未立储,贺大人想将本宫嫁过去?当着柔然使臣的面,本宫也将此事分说清楚。”

    “我是当朝皇长女,嫡公主,既然有这份荣耀,自然也有责任。两国和亲,我当往。”

    皇帝像是早就知道昭华会来,但是听到这儿也不由开口:“昭华……”

    “父皇,女儿还没说完。”昭华面对着众多臣子,眉目凛然,“要娶我,你柔然立国、立储,派太子奉上婚书聘礼还有盟约!否则,空头王子妃,便封贺大人嫡女为和亲公主嫁与你们就是,凭什么迎娶本宫?”

    今日换作端云或是淳安,说话都不会如此硬气。

    嫡公主和亲,那是什么?那是示弱!是被迫!

    “我朝边防,精兵良将何止十数万,本宫脚下踏的是万里江山,天下黎民归心,我朝正值鼎盛,何须向柔然示弱,以嫡公主和亲?”昭华长公主一个个看过去,正是那些支持她和亲远嫁的大人们。

    最后,她与浑舒在朝堂上第一次四目相对,外人看来是仇视,只有二人心里领悟默契。

    浑舒道:“待我柔然立国立储,自然以迎娶国后礼仪,前来迎娶公主。”

    昭华冷冷道:“记得带上盟书。”

    昭华长公主入朝,姿态强横,气势逼人。兼之其身份过硬,这一笔记在史书里,后人研究史论时得出结论。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