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苦娘(三十)(第3/6页)  香郁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救了三和的命,等三和好了,一定答谢大家,现在病人需要休息,请大家回去休息吧。”

    人们说说笑笑着离去了。

    诊所里安静下来,李支书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张三存和张银凤走进来。

    李支书听到声音睁开眼:“俩主任,来这诊所里做啥?也看病?”

    张三存说:“不看病。”

    李支书说:“你干啥?看病人?”

    张三存说:“谁病了?是春凤吗?”

    李支书说:“不是春凤,是怡敏,还有----”

    张三存说:“我们急得满村找你找不着,原来你在这儿和相好扎堆儿。”

    张三存和张银凤进去看了怡敏和三和,听了他们的事情,真是有点苦笑不得。

    三存对李支书说:“现在有个急事,需要你李支书亲自出马才行。”

    李支书说:“我靠边站了,不管事了,这怡敏和三和都病着,我走不开。”

    三存说:“你在支部会上咋教育我们的?”

    李支书说:“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革命需要咱靠边站,咱靠边站,革命需要咱中间站,咱中间站。”

    三存说:“李万祥同志,现在革命需要你中间站。”

    李支书说:“啥事,把你难怅的。”

    张三存说的这件事,还真是件不小的难怅事。

    “上下寨今年的化肥指标被县上给卡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粪有两种,一种是农家肥,一种是化肥,上下寨七千亩土地,之所以连年丰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因素就是肥料上的足,化肥厂就在村子附近,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年的化肥指标都比别村多,再加上上下寨是先进村,那些外地来参观学习的,没有啥拿,也都带点化肥过来,渐渐的人们都依赖化肥了,确实,这化肥肥效快,省时、省工、又省力,不光是上下寨,周围的村庄也一样,都不大重视农家肥了,积肥队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有的村干脆就解散了积肥队,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这要在正常时期,不算什么,以销定产,农民用的多,化肥厂生产的也多,可这是特殊时期,化肥厂也停工停产了,老县带着马朝华,坐到省长的办公室里要政策,要化肥厂赶紧恢复生产,省长也没有办法说:“这全国都停工停产闹革命,谁也不敢顶风上。”

    老县说:“这可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这样闹下去,可是不得了。”

    省长说:“要不你写个简报,我帮你转一下。”

    老县和省长面面相觑,“这明摆着的吗?让咱担责任?”

    马朝华说:“我是从乡下提拔的干部,大不了再回到乡下去,我来担这个责任吧。”

    马朝华以个人的名义写了一个生产简报,老县转给了省长,省长给转到了中央,石沉大海,没有消息,马朝华说:“县长省长都说话不算话了,咱算哪根葱?”,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主席发了最新指示:“抓革命促生产”这就是个信号,也是尚方宝剑,老县亲自到化肥厂坐镇,化肥厂恢复了生产,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产量很低。

    化肥厂虽然产量低,但农业的需求量却大,因为农民们知道,“咱不是人家工人,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商品粮,干不干都行,咱要是哄土地,这土地就哄咱,那饿肚子的滋味咱可是尝过,不管咋样,都得搞到化肥上到地里。”这化肥于是就成了香饽饽,成了紧俏商品,化肥厂门口大车小车排到二里以外,为了争一袋化肥就发生武斗,化肥厂也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的生产,可仍然是杯水车薪,化肥指标尤其紧缺,县上经过研究,将化肥指标的审批权从生产科收上来,归主抓工业的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