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楼(第1/3页)  十三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艳阳高照、红日悬空,萧廷玉低头沉思多时,喉头干哑,便欲寻一处酒家,忽听前方喧嚣杂闹,抬头一看,一座巨大的酒楼立在眼帘。酒楼上方悬挂一座金色牌匾,上书“天下第一楼”。

    萧廷玉又惊又喜,吐口而出道:“这就是爹爹在我年少之时常常提及的天下第一酒楼,爹爹常说,当年随外公南征北战,攻克南京之时,爹爹便在这酒楼之上,广结南来北往的英雄豪杰,共谋大计,齐心协力推翻元朝暴政,爹爹对此处常常魂牵梦绕,最后却无机会再踏此故土,哎,我定要瞧上一番。”径直踏上酒楼。

    酒保热情好客,将二人引上二楼,选靠窗一桌坐定了,环顾四周,不禁皱上眉头,心想:“这酒楼之客怎么都是衣着华丽的达官贵人?这些人喝的酩酊大醉,大吵大闹,仪态尽失,却哪有一分英雄气概?”

    招酒保问道:“这天下第一酒楼不是南来北往的英雄豪杰休憩之驿站吗?怎的却看不到一个像豪杰模样的人?”

    酒保低声道:“客官还不知道吧,我在这酒楼干三十年,当年先帝攻克江都,改名应天,也就是如今的南京,便派萧十三在此处广纳绿林好汉,于是天下的绿林好汉都慕名前来,组成一支武林军,由清决道长和萧十三率领,为推翻那蒙古人的元朝,立下汗马功劳。

    唉,可谁知天下打下之后,明朝歌舞升平,那些达官贵人就禁止绿林好汉齐聚此处,却把此处当做寻欢作乐,荣华富贵的象征之所。此处日夜不休,灯红酒绿,净是些酒肉之地,成了奢靡享乐之所,哪还有半分英豪之气。兄弟我可是看你面善,才把这些事告知与你,你可千万别对他人说是我告诉你的。”

    萧廷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你放心,我谁也不会告诉。”

    转而想到:“爹爹曾和我说:‘打江山易,坐江山难’,那时我尚年幼,其中道理似是而非,如今从辽东到塞外大漠,再到中原,而今身处江南,沿途所见、所观、所闻、所想,触动颇深。那时我年纪太,陪爹爹站在山海关城楼之上,遥望茫茫关外。

    我曾问道;‘爹爹,既然我外公已经打下江山,天下太平,为什么还要再次镇守?’爹爹笑着对我说,这江山在你之手,并非永久就是你的,万古不变。江山皆由百姓而成,你若对待百姓仁爱,百姓风调雨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便不会起身造反;你若施行暴政,百姓水深火热,便会揭竿而起,诚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又想:“更何况人人都想得到江山,暗流涌动。江山看似风景如画,实则暗藏杀机。当年打下江山之前,兵荒马乱、食不果腹,已到穷途末路之际,人人旦夕不知生死,已成同船之蜢,端的是万众一心。况他们生于草莽,都是遭受水深火热的百姓,各个感同身受,无比满怀扶济苍生、拯救黎民的雄心大志。

    然江山定下之后,荣华富贵随之而来,人人都有自私自利之心,肯同贫穷,却不能共享富贵。那些开国功臣都居功自傲,认定自己打江山时功劳最大,以致为名利所绊。封官大的,日生焦躁,得官的,郁闷不服,久而久之,各生异心,于是争权夺势、尔虞我诈,导致宫廷刀光血影,不得安宁。况朝代更迭,后世皇家子孙生于荣华,居于深宫,自不能体恤百姓之苦,加之周边群臣为名夺利,是为奸臣,招致朝政腐败,百姓又处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得活,自是再次揭竿而起,外夷更会趁虚而入,内忧外患,朝代自然更迭。

    另外,诚如舅舅朱棣所言,即使百姓万民归心,但塞外的蒙古鞑靼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时时刻刻想卷土重来,颠覆我大明王朝。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朝不过从外公传至允文,官宦子弟便只顾享乐,将这广纳英豪之地,变成了靡靡之所,可恨!可恨!”

    正在冥想之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