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8,吟诗一首(第2/2页)  这个作者来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汉魏以后的古体诗一般以五言和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也有一定法式。

    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古体诗用的是文言文,而现代诗用的是白话文。

    “古体诗其实很容易写。”王昀暄思考片刻,道。

    他觉得无论是古体诗抑或现代诗,只要掌握其中规律,都很容易。

    不过,在魏澜看来,王昀暄这句话纯粹是呈一时之快而说出来的。

    她本以为王昀暄和她一样,也是学霸级别的高手,同时对于诗歌的研究很深,没想到王昀暄竟说出这么夸大其词的话。

    魏澜微微有些失望。

    也许王昀暄只写过现代诗,并不怎么了解古体诗吧。

    “噢,是吗?我倒是觉得挺难的。”魏澜敷衍了一句,她已经失去了和王昀暄交流的兴趣。

    “看到这片盛开的荷花了吗?”王昀暄没怎么在意魏澜的表情变化。

    他停下脚步,站在纳畔湖岸边,此时,湖里的荷花正悄然绽放,偶尔还有一两条小鱼跃出水面,画面十分美丽。

    吴连城他们也停了下来,一同欣赏着湖里的美景。

    “这景色很美,怎么了?”魏澜出于礼貌,接了一句。

    “有没有想要吟诗一首的冲动?”王昀暄目光悠远,缓缓问道。

    华清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来这里,主要就是为了文化交流。

    既然是文化交流,必然得有人参加。

    而对于华清大学的学生,夏海大学不可能出动老师和他们探讨交流,最好的方式便是学生和学生交流,老师和老师交流。

    因此,王昀暄觉得这种时候有必要做点什么震慑一下魏澜。

    闻言,魏澜疑惑的看了一眼王昀暄,“没有啊,难不成你有作诗的想法?”

    “毕竟纳畔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昀暄没有回答魏澜的问题,而是直接说道。

    这首诗是宋代知名诗人杨万里的著作,王昀暄借用了过来,改动了其中的时间和地名。

    “好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但直接描写出了这幅美景的真实画面,还……”

    在魏澜还在思考这首诗的精彩之处时,相隔不远的瘦弱教授便开始赞美道。

    “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吴连城听完王昀暄的话后,眼睛一亮,问道。

    从诗中地名和时间,自然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昀暄有感而发。

    “《晓出纳畔湖迎华清师生》。”王昀暄思考片刻后,答道。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