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站着吃饭的办法(6)(第2/3页)  人道征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种攻城设备,无论品种,却都是一律的傻大笨粗的,带着这些东西,“流寇”们是无论如何都跑不快的。而打不过官军,有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又导致他们几乎不可能用长期围困的方式来对付坚固的城池,所以“流寇”们的攻坚能力极度低下,除了靠用间里应外合的偷袭,就几乎只能用架梯子硬往上爬的方式来攻城。

    这一次,罗孟德却拖出了大炮!李家铺原本还算厚实的围墙,在大炮的面前,立刻就变得脆弱不堪了。罗孟德的人不过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在围墙上轰出了一个大缺口,接着他的人便顺着这个缺口冲了进去。

    那李家铺的李员外虽然也养了百多个家丁,但是他的家丁,和那些武将们养的家丁毕竟是两码事。这些家丁,平日里也不过是用来欺负一下周围的庄户人家,横行一下乡里什么的,真的遇到了贼,能靠着围墙丢点滚木礌石,射点箭就够了。这些家丁的武艺什么的,自然没法和左梁宇之类的武将们的家丁相比,最多也就是一般的战兵的水平。再加上我大昭对民间武装,也有不少的限制。一些装备,民间若是持有,便算是谋反。这类禁令,有些倒好解决。比如长枪。朝廷禁止民间有用于战阵的长枪,但你只要把枪头拆下来,装在短柄上,让它变成长度不过五尺的短枪,便合乎朝廷的规矩了。然后再在家里准备一些一丈多长的长木棍,只要你平时不把短枪上的枪头安装到长棍上便是了。真到了贼人围庄,将枪头换根棍子就是了。

    但是有些禁止的装备,却是没法用这种方式绕过去的,比如铠甲和弩机。所以李员外养着的这些家丁的身上都是没有披甲的。这就使得在战斗,尤其是混战中,他们根本就不是张炳忠手下的那些披挂了铠甲,哪怕是粗制滥造的棉甲的“贼军”的对手。围墙一旦被攻破,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依照以前的规矩(无论是流寇那里,还是官军那里,这个规矩都是一样的。反倒是在鞑子那里,屠杀倒是经常会变成掠夺人口),既然李家铺进行了抵抗,而且这抵抗还被轻松地粉碎了。那下一步,自然便是屠庄了。整个庄子,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光。但是这一次,破了庄子之后,罗孟德却显得格外的克制,他只是将李员外一家都砍了头,又将李员外家的粮食银子什么的搬了个光,顺带着,将李员外原本养着的,如今见势不妙就投降了的家丁编入了他的队伍,然后便退出了李家铺。

    罗孟德退出了李家铺之后,很快便有黄自得的人赶到了李家铺。这些人先是给死了的人收了尸,然后便又将李家铺的人都集中起来。一个军将模样的人便对他们说了些话,大意无非是如今李家的人都死光了,李家的那些田地就暂时无主了。若是一个月之内,李家没有身份靠谱的亲戚到襄阳城中的元帅府去备案,他们便只能将这些田地分给李家铺的老少爷们了。是的,你们没听错,这些田地不是收归元帅府,也不是分给那些流民,而是直接按人头——算男人不算女人——分给李家铺的人。只要他们答应每年按照规矩,将十五分之一的粮食,交给元帅府就行了。

    ……

    “这些贼人,当真恶毒!”一个搢绅模样的人将手在几案上一拍,恨恨的道,“李员外无非是不愿意向贼人低头,不肯放任贼人侵夺自己的田地,便被这些贼人残害!只恨官军无能,失陷地方,却不能收复!

    说起来,贼人要造反,李员外要效忠朝廷,如今为朝廷尽忠,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只是贼子恶毒,却还不在杀人,而在于处置田产。李家的亲戚或许还有,但是他们又怎么能到贼人的那个什么‘元帅府’去备报田产?那岂不是在表示他们愿意将贼人认作正统了?若是他们不去备报,呵呵,那些贼人便将这些田产都分给李家铺的那些穷光蛋……呵呵,那些穷鬼,不知礼仪,不明廉耻。他们可不知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道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