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还要与那个比蝼蚁更卑贱的少年同属第二,那场黑夜的梦他不会忘,少年带给他的耻辱铭记更深,知承第一人这个名称现在就像个痛及入骨笑话,万世来他可能是第一个知承境修者被通玄下境砍了一刀,那少年莫名攀上了清夜司的愧叶,他纵然心有不甘也不敢随意针对徐自安,只能等待武试到来一雪前耻。
雪耻之前,他只能继续忍受。
廖平感觉每一个看向他的人眼中仿佛都带着嘲笑,典礼未过一半,他就神情冰冷的匆匆离开。
刘建朝担忧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因为他知道说了似乎也没用。
这已经成了心魔。
而那片如同甘果一般美妙的黑夜给了心魔无限滋长的机会。
被黑夜蒙蔽,被心魔占据,这很危险。
宁青鱼没有参加,听闻是在棋评测中心有所感,正在闭关体悟知乘境,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知承与寻常知承不同,大离王朝特许他不闭来参加。
带队的是天道院另一位讲修,中年之龄,境界强大只差半步入神,赵伯昂回千山宗后他成为天道院副院长,跃溪试等事项也自然由他接手。
中年男人明显养气功夫更深,全程不看下方大离试子,或许是当初朱小雨那番话太解气,这次典礼没有出现那种刻意寻衅常年场面,除了宣告第三时所有来自千山宗的少年面有悲愤之外,其他一切无波无澜。
冗长而繁琐的典礼完毕,紧张而刺激的武试即将开启,隐隐以有风声传出,武试里会出现几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参加,这些客人之前并没有投递名帖,按理说不应该突兀加进武试环节里,王朝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他们加入,众位试子再如何心有怨言,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朝廷将其他六所学校的名额放宽许多,这一举动极大程度宽慰了所有试子的心,不是所有试子都意图南溪书院,很多试子只想考取一所心中良校专心修道。
伴随数首蔓妙舞曲,典礼结束,武试愈来愈近。
武试考核的场地没有选择在天南大殿,和以往一样选择在斗场进行,天南大殿造型恢宏内有阵法巩固可以经得起试子们打斗是道法溢出的力量,棋评测已经选择了关门试,武试再用这个方式会让所有来观看热闹的京都子民情绪彻底被冷落。
整整一日的太阳晒的人们记忆犹新。
斗场位于皇城外,大离崇武,斗场本来是都城禁卫军操练时的场所,造型极为简单,除了进场的甬道与比试的战台外,只有一圈围绕站台而建的观台,换台与斗场所用材料明显不同,能轻易看出是近些年建立的,以往并没有。
没有什么造型奇特的玉柱与木雕铜铸,斗场成正成方位于正中央,外围红色萧墙,垒砌场地的砖墙不是精致细腻的青砖石,而是特意自巴商蜀地运来的磨岩石,这种石材多用于磨刀修利,极为坚硬,如此大一块磨岩石,也不知当时朝廷动用了多少力量才从数千里外的蜀地拉来的。
作为曾经能供玄甲重骑操练冲锋排兵列队的场所,斗场占地极大,容的下近万名群众参观,买瓜子水果凉茶冰水的除外,自第一届武试之后,这就成了一个不需明说的规矩,每次结束后的清洁工作实在太难,人们又随手碰的实在太方便。
什么年代里,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永远是最不需要讲究风范的群体。
同样什么年代里,吃瓜群众也是热情最奔放的一个群体。
天刚蒙蒙亮,来看热闹的欢看者已经把瓜子买好,把梅茶冰凉,把木凳拎在手中,更有甚者,连午时的口粮都备好,拖家带口的围聚在斗场外等待武试开始。
如果不是大家脸上带着笑,神情带着火热,衣裳崭新披绸带玉,这场景绝对会让人想起大逃亡。
群众满怀期待,参加武试的试子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