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回 华*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煖(第2/7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渭河去截袭秦军的粮船,王龁一定会带着他的全部兵马来救援,我们把军队埋伏在少华山,把秦兵引过来再袭击他们,我们一定会获得胜利。”

    随即命令赵国大将庞煖带一支人马去渭河截击秦军粮船,派韩国大将公孙婴、燕将将渠各带一支人马,打着接应庞煖的旗号,在少华山左右等待;信陵君亲带精兵三万埋伏于少华山上。分派完毕,庞煖带着人马首先出发。

    这时早有秦军的探子跑回向王龁报告:“魏国任信陵君为将,派兵直接朝着渭河方向去了。”

    王龁听罢大吃一惊说:“信陵君非常善于用兵,今天他来救华州,不来进攻我们却去渭河截我的粮船,他是想断了我的根本啊,我必须亲自去解救。”

    于是王龁传令留下一半军队继续围攻华州,另一半都跟随他前去渭河救粮船。王龁领兵快要走到少华山的时候,山中忽然冲出一支人马,打着“燕国丞相将渠”的旗号。王龁传令列成阵势,自己冲上前去与将渠交锋。两人战了没有几个回合,又有一队人马冲来,打着“韩国大将公孙婴”的旗号。

    王龁急忙分兵迎敌。这时有军士来报告:“我们在渭河的粮船被赵国大将庞煖劫走了。”

    王龁说道:“既然粮草已被劫走,我们只好先尽力拼杀,如果能杀退燕国、赵国这两支军队,我们再想办法。”

    于是三国军队混战在一起,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信陵君估计这时秦军已经疲惫不堪了,便指挥埋伏在少华山下的人马一齐冲了出来。

    信陵君大声喊道:“信陵君领兵在此,秦国军兵赶快投降,不投降就消灭你们!”

    王龁虽然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但是他没有三头六臂,打了这么久,身体怎么能支持得住。况且秦兵久闻信陵君英勇善战的大名,到了这个时候早吓得胆战心惊,自己性命第一,谁还去冒死拼杀。都向四面奔逃。王龁大败,损失了五万多人马,粮船全被劫走,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向南路逃走,进临潼去了。信陵君率领得胜之军,仍然分作三路,来救郏州。

    却说蒙骜探听到信陵君带领精兵强将去了华州,于是赶快留些老弱军士看守营盘,虚插些“大将蒙”的旗号,与魏、楚两国军队相持在这里,自己带上所有精锐军队星夜兼程地向华州赶来,希望能与王龁汇合到一起。他哪里知道信陵君已经大败王龁,王龁也已逃走。两支军队在华阴界上相遇。信陵君冒着飞石箭雨冲在前面,左有公孙婴,右有将渠。双方一场大战,秦兵死伤一万多人,只好鸣金收兵,扎下营寨,整顿军马,准备与信陵君拼死决战。

    蒙骜离开郏州后,魏将卫庆、楚将景阳探知蒙骜已经率兵离开,立刻进攻秦营,杀散秦军的老弱兵士,解了郏州之围。然后二将带了人马也向华阴杀来。正好遇到蒙骜列好阵势准备和信陵君决战,没想到二将从身后杀来。

    蒙骜虽然英勇,又怎么能抵挡住五路兵马。腹背受敌,蒙骜又败了一阵,急急忙忙向西退走。信陵君率领各路军马一直追到函谷关下。五路军马扎下五个大营,每天耀武扬威地在关前挑战,一直对峙了一个多月。秦兵紧闭城门,不敢出来交战。这时信陵君才决定班师回朝。各国的兵马也都撤回了自己的国家。后来研究历史的官员们谈论这一段历史,都认为是信陵君的功劳,实际上要归功于毛公和薛公。有一首诗说:兵马临城孰解围?合纵全仗信陵归。当时劝驾谁人力?却是埋名两布衣。

    魏国安釐王听到信陵君大败秦军凯旋归来,非常高兴,出城三十里去迎接。兄弟相别十年,今天又见面了,真是悲喜交集,于是二人并驾回朝。

    战争胜利,论功行赏,信陵君被尊奉为上相,又把五个城作为他的领地。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信陵君来决定。接着又赦免了朱亥擅自杀害晋鄙的罪名,重新任命为偏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