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亭这才接受了太守的任命,但仍不接受封地和封号。平原君将要离别,冯亭对他说:“上党所以归赵,是因为兵力不足以抗秦。希望公子奏明赵王,多派士卒,急遣名将,为抗击秦军作准备。”
平原君回去报告了赵王。赵王只顾置酒宴庆贺得地,发兵之事一拖再拖。就在此时,秦国大将王龁率兵包围了上党。冯亭坚守了两个月,赵国援兵迟迟未到,于是他就率士卒百姓逃往赵国。这时赵王才任命廉颇为上将,率兵二十万来增援。行进到长平关,遇到冯亭,才知道上党已失守,秦兵正日渐迫近。于是就在金门山下,列营筑垒,东西各几十个,如众星排列,分兵一万,派冯亭守光狼城,又分兵二万,派都尉盖负、盖同分别率领,守东西二鄣城,又派裨将赵茄远探秦兵。
却说赵茄领兵五千,探到长平关外约二十里,正巧遇上了秦将司马梗也行探到了这里。赵茄欺负司马梗兵少,冲向前就交战。正在交锋,秦军第二哨探张唐又率兵来到,赵茄心慌意乱,被司马梗一刀斩死,又趁机大杀赵兵。
廉颇听说这个消息后,传令各营垒用心把守,不要与秦兵交战;又让士卒挖地几丈深,里面注满了水,军中官兵都不解其意。此时,王龁大军已到,在距金门山十里处驻扎。他先分兵攻打二鄣城,盖负、盖同出战都失败。王龁乘胜又攻打光狼城。冯亭也败阵,跑回金门山大营,廉颇接纳了他。
秦兵又来攻垒,廉颇传令:“出去交战的,虽然胜了也要斩头!”王龁久攻不下,就把营地往前移动,离赵营仅五里,挑战几次,赵兵就是不出战。
王龁说:“廉颇是老将,他率军作战,老成持重,很难对付。”
偏将王陵献计说:“金门山下有一条流涧,名叫杨谷,秦、赵两国军队,共用这条涧水。赵军营垒在涧水东面,而秦军营垒在西边,水势从西向东南流,如果绝断此涧,使水不再向东流,赵军用不上水,过不了几天军中必会大乱,我们就趁乱攻击他们,定能取得胜利。”
王龁认为他说得对,就派士卒将涧水绝断。至今杨谷又叫绝水,就因为这个。谁知道廉颇早挖好了深坎,注水有余,军营中日用水并不匮乏。秦、赵两军相持了四个月,王龁一仗也没打成,真是无可奈何,就派人回去告诉了秦王。秦王召范睢来商议对策。
范睢说:“廉颇打仗很有经验,知道秦军强大,不轻易交战,他认为秦军远道而来,不能持久,想先拖垮我们,而后趁机攻击。如果这个人不除掉,我们最终也攻占不了赵国。”
秦王问:“你有什么计谋,可以除掉廉颇呢?”
范睢让旁人退下,然后对秦王说:“要除掉廉颇,必须要用反间计,如此这般……非得花费千金不可。”秦王大喜,立刻将千金交付范睢。
范睢于是派他的心腹门客从小道进入邯郸,用千金贿赂了赵王的大臣将领,散布谣言说:“赵军将领中唯有马服君最勇猛,听说他的儿子赵括勇猛超过了他的父亲,如果任用他为大将,必将势不可挡!廉颇年老而且胆怯,屡战屡败,死亡的士卒已有三四万,如今又被秦兵所逼迫,用不了多久就会投降秦国。”
赵王先前听说赵茄被杀,连失三城,就派人去长平催促廉颇出战。廉颇坚持坚壁固守的计策,不肯出战。这时,赵王已怀疑他胆怯,等听到左右大臣将领的话,信以为真,于是就召来赵括问道:“你能为我攻击秦军吗?”
赵括回答说:“秦国若是任用武安君为大将,我还得筹划一番;若是王龁,就不值一提了。”
赵王问:“为何这么说?”
赵括说:“武安君数次统帅秦军,先在伊阙打败韩、魏,斩首二十四万;再攻打魏国,夺取大小六十一城;又向南攻击楚国,攻克鄢、郢,平定巫、黔;回头又再攻打魏国,击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