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说:“君王后果真是女中之杰,不可冒犯。”于是就与齐国结盟,各不侵犯。
单说楚国太子熊完作为人质。秦国留他十六年不让回去。这时恰好秦国的使者到楚国去商议约好结盟之事,楚国使者朱英便与他一起来到咸阳问候秦王。朱英述说楚王病势已重,恐怕无法痊愈。太傅黄歇便对熊完说:“大王病重,而太子您却留在秦国,万一大王去世,太子不在病榻前,诸公子中必定有代立者,楚国就非太子所有了。我想为太子去拜访一下应侯范睢,说说这个情况。”太子同意。
黄歇于是去丞相府拜访,他问范睢:“丞相知道楚王生病吗?”
范睢回答说:“已经听使者说过了。”
黄歇说:“楚太子久留于秦,他与秦国的将相们交情都很深,倘若楚王去世,太子就能够继位,这件事秦国必须谨慎对待。丞相现在如果能让太子回归楚国,太子对丞相的感激之情将无穷无尽!如果还是不让他回去,楚国更换其他的公子继位,那么太子在秦国,不过只是咸阳城里的一个布衣平民而已。况且太子久不回国已引起楚国的警惕,以后必定不会再让人质到秦国来。为留下一个布衣平民,而使两个万乘大国断绝友好,我认为这不是好的计策。”
范睢点头同意说:“你说的有理。”便立刻将黄歇所说的,告诉了秦王。
秦王说:“可以让太傅黄歇先回去探问楚王的病情,如果真的病重,再回来接太子。”
黄歇听说太子不能与自己一同回去,暗地里就与太子计议道:“秦王留太子不放,就想同怀王那时一样,趁危急强求楚国割地。楚国要是真来接太子,就中了秦王的计;要是不来接,那么太子就将终生成为秦国之虏了。”
太子问:“太傅有什么计谋?”
黄歇说:“以我之见,太子不如换上便服逃走。现在楚国使者已问候过秦王,将要回去,这个机会不可失去啊!我请求独自留下,以死来承担一切。”
太子哭泣着说:“事情若成功,楚国当拱手向太傅致敬。”
黄歇暗中面见朱英,与他通谋,朱英答应了。太子于是换上赶车人的衣服,与朱英共同执鞭赶着马车,一直出了函谷关,竟然无人发觉。
黄歇守在旅舍中,秦王催促他回去探问楚王的病情,他对秦王说,“太子正在生病,无人守视,等病稍好些,我会立即告辞的。”
过了半个月,黄歇估计太子出函谷关已经很久了,就来求见秦王,他叩首谢罪说:“我唯恐楚王一旦去世,太子不能继位,已擅自让他回国,现在已经出函谷关了。我这是犯了欺君之罪,愿请大王用死刑处罚。”
秦王大怒说:“楚国人竟然狡诈到如此地步!”喝令左右捆绑黄歇,要杀他。
范睢在一旁劝说道:“杀了黄歇也不能让太子回来,而又白白断绝了与楚国的友好关系,不如嘉赏他的忠心让他回去。楚王死了,太子必然继位,太子继位,黄歇必然为相国,楚国君臣都会感念秦国的恩德,这样的话,秦国必然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秦王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厚赏黄歇,让他回归楚国。史臣有诗云:更衣执辔去如飞,险作咸阳一布衣。不是春申有先见,怀王余涕又重挥。
黄歇回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太子熊完继位,这就是考烈王。进升太傅黄歇为相国,以淮北十二县封他为春申君。黄歇说:“淮北边邻齐国,请安置为郡,以便防守。我愿远封江东。”考烈王于是改封黄歇于以前吴国之地。
黄歇修缮阖闾故城,作为都邑;疏通城内的河道,四纵五横,用来通太湖之水;改破楚门为昌门。此时,孟尝君虽然已死,而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正以养士人门客相崇尚,黄歇很羡慕他们,也招养门客,门客达到数千人。平原君常派使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