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第4/7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一首《苏秦赞》写道:季子周人,师事鬼谷;揣摩既就,《阴符》伏读。合纵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再说张仪见六国伐秦失败,心中暗喜,等到听说苏秦已经死了,高兴地说:“现在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便乘机向魏哀王进言:“以秦国的强大势力,抵御五个国家绰绰有余,不能与秦国对抗已经很明显了。倡导‘合纵’的苏秦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还能保护国家吗?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因为钱财争斗不休的,何况不同的国家呢?大王还固执苏秦的建议,不肯依附秦国,假如列国之中有先依附秦国的,合兵进攻魏国,魏国就很危险了。”

    哀王说:“我愿意听从相国的意见依附秦国,但实在怕秦国不接纳,怎么办呢?”

    张仪回答:“请大王派我去秦国求情,以使两国结为友好。”

    哀王便准备车马从人,派张仪到秦国求和,从此秦、魏两国结为友好。张仪留在秦国,仍然做秦国的相国。

    再说燕国相国子之长得身高八尺,腰粗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双手可以捉住飞禽,跑起来向奔马一样,自从燕易王时,已经执掌燕国权柄。燕王哙即位以后,沉湎酒色,贪图逸乐,不肯临朝问政,子之见此,就逐渐起了篡夺燕国王位之心。

    苏代、苏厉二人和子之关系亲密,往往对诸侯的使者宣传子之的贤名。

    燕王哙有一次派苏代到齐国问候做人质的儿子,他回来后燕王问道:“听说齐国的孟尝君是天下有名的贤人,齐王有这样的臣子,就可以称霸天下了吗?”

    苏代回答:“不能。”

    燕王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

    苏代说:“知道孟尝君的贤能,却不将权力都给他,怎么能称霸呢?”

    燕王叹息说:“我只是得不到孟尝君这样的大臣,如果有,把权力都给他又有什么难呢!”

    苏代又说:“相国子之,精于政事,就是燕国的孟尝君。”

    燕王从此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子之裁决。

    又有一天,燕王忽然问大夫鹿毛寿道:“古代的帝王很多,为什么后人仅仅称颂尧和舜?”

    鹿毛寿也是子之同党,回答说:“尧、舜二人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尧能把天下让给舜,舜能把天下让给禹。”

    燕王又问:“那么禹为什么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鹿毛寿说:“禹也曾经要把天下让给益,但只让他代理国家政事,却没有废除太子。所以禹死了以后,太子启竟然把益的天下夺走了。至今论说此事的人还都说禹的德行衰落,远远不及尧舜,就是因为这件事。”

    燕王说:“我要把王位让给子之,这件事能行吗?”

    鹿毛寿说:“大王如果这样做,与尧舜还有什么分别呢?”

    燕王便召集群臣,废掉太子平,把国位禅让给了子之。子之假装谦让,推辞几次后才接受。之后祭告天地,穿起衮服,戴上王冕,执着圭,面南而坐称王,毫无愧色。燕王哙反而向北称臣,到别的宫中居住。苏代、鹿毛寿都被封为上卿。将军市被心中不服,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进攻子之,百姓也有很多人跟随。

    双方激战十多天,死伤几万人,市被终于兵败被杀。

    鹿毛寿对子之说:“市被所以敢作乱,是因为前太子平还在的原因。”子之因此便要捉拿太子平。

    太傅郭隗和平穿着便服逃到无终山避难。平的异母弟弟公子职,出逃到韩国。燕国百姓没有不怨恨子之的。

    齐湣王听到燕国大乱,便命匡章为大将,带十万大军,从渤海进攻燕国。燕国百姓对子之恨之入骨,都箪食壶浆,迎接齐国军队,几乎没有人抗战御敌。匡章出兵五十天,畅行无阻,直达燕国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