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回 苏秦合纵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第3/7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绣千匹,让苏秦作为“纵约长”出使游说各国合纵抗秦。

    苏秦先派人带着百两黄金去燕国酬谢曾借给自己一百小钱的旅店主人,正想动身起程,赵肃侯忽然派人来召,说有急事商议。

    肃侯说:“适才边关有人来报,说‘秦国相国公孙衍出兵攻魏,俘获魏国大将龙贾,斩杀魏国士卒四万五千人,魏王割让黄河以北十城求和,公孙衍正打算转道攻赵。’我们应该如何应付?”

    苏秦闻听此言,暗暗吃惊道:“秦国兵马若攻到赵国,赵君也必然会仿效魏国,向秦国割地求和,这样一来,我的南北合纵抗秦的主张就行不通了。”

    苏秦情急生智,故意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拱手答道:“秦军远来疲劳,未必能攻到赵国,即使他们来了,臣也有办法使他们退去。”

    肃侯说:“那就请先生暂且留在敝国,如果秦兵真的未来,再请先生离开寡人去游说各国。”

    这句话正中苏秦下怀,他满口答应退下。

    苏秦回到府中,将一个叫毕成的心腹之人召到密室,吩咐他说:“我有一个老同学,名叫张仪,字余子,是魏国大梁人。我现在给你千金,你可扮作一个商人,改名为贾舍人,到魏国去寻访张仪。”

    接着又把见到张仪后如何应付对答告诉毕成,毕成领命赶赴大梁。

    再说张仪离开鬼谷返回魏国,因家境贫寒,想就近在魏惠王那里谋取官职,却未能如愿。

    后来张仪见魏军屡战屡败,便带着妻子到了楚国,投在楚相国昭阳门下。

    昭阳领兵攻魏,大败魏军,攻取襄陵等七城。楚威王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将无价之宝和氏璧赐给他。

    什么叫和氏璧?楚厉王末年,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卞和在荆山找到一块未经琢磨的宝玉,把它献给楚王,楚王让玉工鉴定,玉工说:“这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去。到了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玉工依旧认定它是石头,武王下令将卞和的右脚砍去。到楚文王即位为君,卞和还想前去献玉,但却因双足被砍,无法行动,于是便将玉石抱在怀中,在荆山脚下放声大哭,三日三夜后,眼泪流尽,眼中流出鲜血。

    有了解卞和从前经历的人问他说:“你再去献玉,还得受刑被罚;也得不到千金重赏,你不必如此悲痛啊!”

    卞和说:“我并不是想得到赏金,我难过的是明明是良玉却被人认为是块石头,明明是忠贞之士却被人认为是个骗子,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却无法表白辩明。”

    楚文王闻听此事,让人将玉石取来,又令玉工认真琢磨,发现它果然是一块无瑕美玉,于是便将它加工成一块玉璧,为它取名“和氏璧”。

    楚文王敬重卞和的忠诚执著,赐给他大夫的俸禄,让他颐养天年。

    现在襄阳府南漳县荆山顶上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座石屋,名叫抱玉岩,相传就是卞和抱玉痛哭的地方。此时楚威王因昭阳灭越败魏,功勋卓著,便将和氏璧赐给他。昭阳自从得到宝璧,十分珍惜,每日都将它带在身边,不敢片刻分离。

    一天,昭阳到赤山游玩,随行的有宾客仆从百余人。赤山脚下有一处深潭,相传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深潭边建有一座高楼,众人便在楼上饮酒作乐。

    酒至半酣,宾客们请求昭阳将和氏璧取出,让大家见识一下,昭阳于是便命守宝的仆人将宝匣从车中取出,自己亲手用钥匙将锁打开,解开三层锦套,只见宝璧玉光灿烂,照人颜面。

    众宾客互相传递观赏,赞不绝口。正在玩赏之际,有一个昭阳的随从来报说:“潭中有大鱼跳起。”

    昭阳起身凭栏观看,众人也一起跟着走上前去,那大鱼一跳丈余,潭中群鱼也随它一同跳跃。一会儿东北天边出现一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