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第3/4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先君顷公时仗着晋国的力量从鲁国要来的。这三处田地原来都是鲁国的,如果不归还给鲁国,他们一定不肯甘心。主公何不乘此机会,把这三块田地还给鲁国以表示歉意,鲁国君臣一定喜出望外,那咱们和鲁国的关系就能稳固了。”

    景公听了很高兴,立即派晏子把三块田地还给了鲁国。——这些事都发生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后人有一首诗写道:纷然鼓噪起莱戈,无奈坛前片语何?知礼之人偏有勇,三田买得两君和。

    又有一首诗单赞齐景公能虚心谢过,所以能成为贤君,几乎恢复了霸业:盟坛失计听黎弥,臣谏君从两得之。不惜三田称谢过,显名千古播华夷。

    这三块汶阳田原是当初鲁僖公赐给季友的,如今名义上说是归还了鲁国,实际上是还给了季氏。因此季孙斯从心里感激孔子,特地在龟阴修了一座城,取名叫谢城,以表彰孔子的功德;又建议定公,把孔子升为大司寇。

    这时候齐国南方的边境上,忽然飞来了一只大鸟,三尺来长,黑身白颈,长嘴独足,鼓动两只翅膀在田间飞舞,当地人追了半天也没捉到,最后大鸟腾空而去,飞向北方。

    季孙斯听说了这件怪事,就去问孔子。

    孔子说:“这只鸟名叫‘商羊’,生于北海之滨。天降大雨,商羊起舞。它出现的地方,必然淫雨成灾。齐国和鲁国边界相连,不能不早作准备。”

    季孙斯听了这话,赶紧预告给汶阳的老百姓,让他们抓紧时间,修堤盖屋。没过三天,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国百姓有备无患。这事传到齐国,景公更把孔子看成是神人。

    从此孔子博学的名声传播天下,人人都称他是无所不通的“圣人”。有一首诗赞美孔子说:五典三坟漫究详,谁知萍实辨商羊?多能将圣由天纵,赢得芳名四海扬。

    话说季孙斯到孔子门下去寻访人才,孔子就把自己的弟子仲由、冉求推荐给他,说他们可以从政,季氏就把他俩都收下做自己的家臣。忽然有一天,季孙斯问孔子:“阳虎虽然离开了,可是公山不狃却又猖狂起来,怎么才能制服他呢?”

    孔子说:“要想制服他,就要先严明礼制。古时候做臣子的不能收藏武器,大夫不能修筑超过一定长度和高度的城墙,所以邑宰们就没办法造反作乱。您何不毁掉他们的城墙,收缴他们的武器?这样就可以保证上下永久相安无事了。”

    季孙斯觉得孔子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他的话转告给孟孙和叔孙。

    孟孙无忌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还能舍不得私人的那点儿好

    处吗?”

    少正卯嫉妒孔子师徒都作了官,总想坏他们的事,听到这个消息,就让叔孙辄秘密送信给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想据城叛变,知道孔子受到鲁国上下的敬重,也想借助于孔子,就派人给孔子送去不少的礼物和一封信,信上说:鲁自三桓擅政,君弱臣强,人心积愤。不狃虽为季宰,实慕公义,愿以费归公为公臣,辅公以锄*,俾鲁国复见周公之旧。夫子倘见许,愿移驾过费,面决其事。不腆路犒,伏惟不鄙。

    孔子收到信,就去对定公说:“公山不狃要是真闹起叛乱来,免不了要大动兵戈,劳民伤财。我愿意一个人前去劝他回心改过,您看怎么样?”

    定公说:“国家多事,全仗夫子主持,我怎么能让你离开我呢?”

    孔子于是把书信和礼物都退了回去。公山不狃见孔子不来,就鼓动成宰公敛阳和郈宰公若藐,同时起兵叛乱。公敛阳和公若藐都不听他的。郈邑的马正侯犯,勇武善射,郈人都很敬畏他。侯犯早就心存反叛,于是就指使马夫刺杀了公若藐,自立为郈宰。

    叔孙州仇听到侯犯叛乱的消息,就去告诉孟孙无忌。

    孟孙说:“我愿助你一臂之力,一同消灭这个叛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