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王十二年,楚灵王灭陈、蔡二国后,又把许、胡、沈、道、房、申六个小国迁移到荆山,百姓流离失所,道路上一片伤心怨恨之声。
灵王自以为天下唾手可得,日夜在章华台上宴乐,要派使者到周王那里索要象征九州的九鼎,作为楚国镇国之物。
右尹郑丹说:“今天齐国、晋国还很强大,吴国、越国仍未臣服,周王室虽然畏惧楚国,恐怕各国要有后话。”
灵王愤恨地说:“寡人几乎忘了,从前在申地会盟时,赦免了徐国国君之罪,一同攻打吴国,徐国很快又依附于吴国,不为我尽力。现在我先讨伐徐国,接着伐吴,从长江往东,都属于楚国,那么天下已定下一半了。”
他就派薳罢同蔡洧奉世子熊禄守国,自己大张旗鼓地检阅车马,往东走到州来,驻扎在颍水边上。他派司马督率领三百辆兵车攻打徐国,包围了徐国国都。灵王大军屯驻乾溪,以作声援。
这时为周景王十五年,楚灵王十一年。到冬天,赶上下大雪,积雪厚达三尺多。有诗为证:彤云蔽天风怒号,飞来雪片如鹅毛。忽然群峰失青色,等闲平地生银涛。千树寒巢僵鸟雀,红炉不煖重裘薄。比际从军更可怜,铁衣冰凝愁难著。
灵王问左右:“从前秦国贡献的‘复陶裘’、‘翠羽披’可拿来穿。”
左右把裘披呈上,灵王穿裘加披,头带皮冠,足穿豹皮鞋,手握紫色丝鞭,出帐看雪。
右尹郑丹来拜见,灵王脱掉冠、披,放下鞭子,和他站着说话。
灵王说:“太冷了!”
郑丹回答说:“大王重裘豹皮鞋,身在虎帐,还冷得不好受,何况军士穿着单衣,露出脚踝,戴铁盔,穿铁甲,拿着兵器站在风雪之中呢?大王何不驾车返回国都,召回攻徐国的军队,等来年春天天气和暖,再图进兵,岂不两好?”
灵王说:“卿说的很好!可是我从用兵以来,所向必克,司马督早晚一定有好消息。”
郑丹应对说:“徐国和陈、蔡不同。陈、蔡二国靠近楚国,久在庇护之下,而徐国在楚国东北三千多里,又依附吴国而自重。大王想成就讨伐徐国的功业,使三军久停在外,受劳累、寒冻之苦,万一国内有变乱,军士离心。我个人认为,这事危险。”
灵王笑着说:“穿封戍在陈地,弃疾在蔡地,伍举和太子守国,这好比有三个楚国,我有什么忧虑的?”
话未说完,左史倚相跑着经过灵王面前,灵王指着他对郑丹说:“他是博物之士,所有《三坟》、《五典》、《八索》、《九邱》等古书,没有不通晓的,子革好好照看他。”
郑丹说:“大王的话过头了。从前周穆王乘八骏遍游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这首诗,用来劝止穆王之心,穆王听从劝谏返回都城,才能免掉祸患。我曾经拿这首诗问倚相,他却不知道。本朝的事情还不知道,怎么能了解到远古呢?”
灵王说:“《祈招》这首诗怎么说,能替寡人朗诵出来吗?”
郑丹答道:“我能朗诵。诗说:‘祈招之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灵王说:“这诗怎么讲?”
郑丹应对说:“愔愔,是安适和乐的样子。说祈父所掌管的军兵,享受安适和乐的幸福生活,用来显示君王美好的声誉,可以和宝玉的坚牢、黄金的贵重相比。所以能这样,由于君王能爱惜民力,适可而止,去掉贪欲过满之心的缘故。”
灵王知道他讽刺自己,默默无言,好久才说:“卿先退下,容我想想。”
这天夜里,灵王心想班师。突然探马回报:“司马督屡屡打败徐国军队,已经围困住徐国都城。”
灵王说:“徐国能灭。”就留在了乾溪,从冬天到春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