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摇手止住。州绰见殖绰如此情景,也不动手。
殖绰不慌不忙,拔箭而问:“来将是何人?能射我肩,也算
好汉了,请通报姓名。”
回答:“我是晋国名将州绰。”
殖绰说:“小将不是别人,齐国名将殖绰便是我,将军没听人说:‘莫相谑,怕二绰?’我和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怎忍心自相残杀呢?”
州绰说:“你所言虽对,但各为其主,不得不这样。将军如果肯归顺,小将一定保将军不死。”
殖绰说:“你是否欺骗我?”
州绰说:“将军如不相信,我为你立誓!如果不能保全你性命,愿和你同死。”
殖绰说:“郭最性命今也交给将军。”
说完,二人下马双双投降。随行兵士也都投降。史臣有诗写道:绰最赳赳二虎臣,相逢狭路志难伸。覆军擒将因私怨,辱国依然是寺人。
州绰把绰、最二将押解到中军献功,并称二人骁勇可用。中行偃命令暂囚在中军,等班师回国决定。
大军从平阴进发,所过之处,并不攻城,直达临淄城墙外。鲁、卫、邾、莒兵全到。范鞅先攻打雍门。雍门芦苇多,用火烧着。州绰烧了申池的竹木。各军一齐用火攻,把四面城墙一齐焚毁,直逼临淄城下,四面围住,喊声震地,箭射城楼。城中百姓慌乱,灵公十分惊恐,暗令左右驾车,要开东门出逃。
高厚知道,急忙上前,抽出佩剑割断辔绳,涕泣劝阻说:“晋军虽然势猛,然而深入岂无后顾之忧?不久必回。主公一旦离去,都城就不能守了。愿主公再留十日,如力竭势败,再走不晚。”灵公听从了他的话。
高厚督率军民,齐心协力固守临淄城。
却说各路兵马围攻齐国到第六日,忽然郑国有信飞速传到,是大夫公孙舍之与公孙夏联名缄封,内中有机密要紧的事。郑简公打开一看,略云:臣舍之、臣夏,奉命与子孔守国,不意子孔有谋反之心,私自送款于楚,欲招引楚兵伐郑,己为内应。今楚兵已达鱼陵,旦夕将到。事情危急,希望星夜回师,以救社稷。郑简公大惊,立刻持信到晋军中送与晋平公看了。
平公召中行偃商议,偃说:“我兵不攻不战,直奔临淄,指望乘此锐气,一鼓而下。今齐军守城坚固,郑国又有急信,如果郑国有失,错在于晋国。不如暂时先回去救郑国。此番虽没破齐,料齐侯也已丧胆,不敢再侵犯鲁国了。”平公听从了他的话,于是解围而去。
郑简公辞别晋军先行回国。
诸侯行到祝阿,平公忧虑楚军,和诸侯饮酒不乐。师旷说:“臣请用声乐算卜。”说完吹律歌《南风》,又歌《北风》。《北风》和平可听,《南风》声音不响,而且多肃杀之声。师旷奏说:“《南风》不好,声音近死,不光无功,而且他们自己有祸。不出三日,好消息就会到了。”师旷字子野,是晋国第一聪明人士。自幼好音乐,苦于自己钻不进去,感叹说:“技艺不精,由于多心;心不专一,由于看的多。”就用艾叶薰瞎双目,专心致志攻音乐。于是逐渐能察气候之盈虚,阴阳之消张,天时人事,验证无差,风角鸟鸣,吉凶预知,为晋太师掌管乐工,平时深受晋君相信,故行军必相随。
听其言,晋军驻扎等待事变。让人去探听,不到三日,探者同郑大夫公孙虿来回报说:“楚师已去。”晋平公惊讶问详情,公孙虿回答说:“楚自子庚代替子囊为令尹,要报先世之仇,计划伐郑国。公子嘉暗通楚国,允诺楚兵到日,谎称迎敌,以兵出城相会。仗着公孙舍之、公孙夏二人,预料到了公孙嘉的阴谋,集中兵将守城,严禁人出入城门。子嘉不敢出城会楚军。子庚涉过颖水,不见内应消息。就屯兵在鱼齿山下。
当时雨雪齐下,数日不止,营中的水有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