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公说:“今中军尉副羊舌职也死了,卿为我再推荐一人吧!”
祁奚回答悼公说:“羊舌职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赤,一个名叫盻,二人都忠勇。君主自己选用吧!”
悼公听从了祁奚的意见,封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副中军尉,众大夫无不心服口服。
再说巫臣的儿子巫孤庸,奉晋悼公的命令,到吴国会见吴王寿梦,请兵讨伐楚国。寿梦答应了,命世子诸樊为将,在江口练兵。
楚国知道消息后,令尹婴齐报告楚王说:“吴国的兵将从来没进入楚地,如果一次攻入境内,以后将不可收拾,不如先讨伐他们。”楚共王认为可行,婴齐便检阅船只兵士,挑选精兵三万人,攻破吴人江上防地鸠兹,要顺流而下。
骁将邓廖献策:“长江上打仗进容易,后退难,我愿率领一军前行,得利则进,失利也不至于大败,元帅驻扎在郝山矶,见机行事,可保万全。”
婴齐同意了这个意见,选身强力大、能以一当十的兵士,穿组甲的三百人,着练袍的三千人,大小船只百艘,一声炮响,向东进发。吴地早有探子把鸠兹失事的消息报给世子诸樊。
诸樊说:“鸠兹已经失去,楚兵必然乘胜东下,应该号令部下做好准备。”让公子夷昧率领船只数十艘,在东西梁山诱敌;公子馀祭在采石港伏兵。邓廖领兵过郝山矶,看见梁山有船只,奋勇前进。夷昧刚接战,就假装失败向东逃去。邓廖追过采石矶,迎面遇上诸樊大军,接战不到十个回合,采石港中炮声大振,馀祭伏兵从后面夹攻而来,前后箭发像雨点一样,射向楚军。
邓廖面中三箭,还拔箭拼命奋战。夷昧乘艨艟大船来到,船上都是精选的勇士,用大枪乱捅敌船,多数船只都翻了。邓廖力尽被擒,不屈而死。他的部下只有组甲者八十人,披练甲者三百人得以逃生。婴齐害怕被楚王怪罪,正要掩饰失败诈称立功,谁知吴世子诸樊又乘胜前进袭击楚军,夺回鸠兹防地。婴齐大败而回,羞愤成疾,还没到郢都就死了。史臣有诗写道:乘车射御教吴人,从此东方起战尘。组甲成擒名将死,当年错著族巫臣。
婴齐死后,楚共王命壬夫为令尹。壬夫生性卑鄙贪小,向属国陈国索取财物贿赂。陈成公难以忍受就让辕侨如到晋国,请求臣服晋悼公。晋悼公先在鸡泽会合诸侯,又再次在戚地会合。吴国世子寿梦也来修好,中国的势力大振。楚共王为失去陈国,杀死了壬夫,用其弟公子贞、字子囊接替了令尹职务,出动战车五百辆去讨伐陈国。陈成公午已死,世子弱继位,号为哀公。
他害怕楚国的兵威,又向楚求和,重新归附了楚国。晋悼公听到后,十分愤慨,正要出兵和楚国争夺陈国,忽然来报无终国君嘉父派大夫孟乐来到晋国,献一百张虎豹兽皮,并向悼公说:“山戎各国,自从齐桓公征服以来,一向平静,但是近来因为燕国、秦国微弱,所以山戎蔑视中国无伯侯,又肆意掠夺。我们国君听说晋君精明,有才干和雄心,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因此宣扬您的威德,山戎各国情愿受盟,因此派我来请您定夺。”
悼公召集众将商议此事,多数人都说山戎各国非常野蛮,豺狼之性,不如发兵讨伐,用兵威来制住他们。
独有司马魏绛说:“不行,现在诸侯刚刚联合,大业还没完成,如果用兵讨伐山戎,楚国必然乘虚生事,这样诸侯就会背叛晋国而去依附楚国。戎狄蛮夷就像是禽兽,而诸侯各国就像是兄弟,如果得禽兽而失去兄弟,这不是良策。”
悼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问:“可以和山戎
讲和吗?”
魏绛说:“跟他们讲和有五利:戎与我国是近邻,土地广大,但货物缺少,我们可以用货物换土地,能广增土地,这是一利;讲和能安息侵扰掠夺,人民能安居乐业,耕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