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孙固也返回本国,宋公还亲自派遣使者赶赴齐、秦,拜谢他们的救助之恩。
先轸将祁瞒绑到文公面前,奏明他违命辱师的罪责。文公说:“若不是上下两军抢先取胜,楚军的冲击还能控制吗?”传令司马赵衰给祁瞒定罪。将祁瞒斩首,警告全军,同时发出号令:“今后有违抗元帅命令的,以此为鉴!”全军上下无不为之悚惧。
大军在有莘驻扎三天,然后诏令拔营回师。走到黄河南部,哨马来报:“河里的船只,还没齐备。”文公派人召舟之侨,舟之侨不在。原来舟之侨是虢国的降将,跟随晋文公已经很久,满心期望被重用立功,却被派到黄河南部收集船只,心中不平,恰巧接到家里的消息:妻子重病。舟之侨猜想晋楚两军相持,必然时日长久,未必马上就能班师,因此借机回去看看。不曾想四月戊辰这天,部队到城濮,己巳交战,就大败楚军,到癸酉大军回来,前后不出六天,晋文公就到了河畔,所以耽误了晋师渡河。
文公大怒,要下令军士四处搜罗民船。先轸阻拦道:“黄河南部百姓,听说我们打败楚国,谁不惊恐?假使进行搜捕,必然会逃匿,不如靠重赏募集船只。”
文公说:“好。”于是,在兵营门口张榜悬赏,百姓闻听后
争相应募,一时间,河岸下密密麻麻,舟集如蚁。大军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这时,文公问赵衰:“曹、卫之耻已经雪了,只有郑国的仇没报,有什么办法?”
赵衰回答:“大王率军经过郑国,不怕郑人不来。”文公答允。
又走了几天,远远地看见一队车马,簇拥着一位显贵,向西驶来,前面队伍中的栾枝上前迎住,高声问:“来的是什么人?”
对方答:“我是周天子的卿士王子虎,听说晋侯伐楚胜利,使中原有了安定,天子亲自驾金銮车,来犒劳三军。令子虎先来通报。”
栾枝立即引子虎来见文公。文公问属下:“今天天子屈辱慰劳寡人,但在路上,怎么行礼呢?”
赵衰道:“这里离衡雍不远,有个地方叫践土,那儿地势平缓宽阔,可连夜在那儿建造王宫,然后由主公引领各国诸侯迎接圣驾,举行朝见之礼,便不失君臣的礼仪。”
文公于是同王子虎商量日期,约定五月一个吉日,在践土迎候周天子。王子虎告辞回去。
大军朝衡雍行进。走到半路,又遇见一队车马,当中有一名使节迎上前来,原来是郑国大夫子人九。他奉了郑伯的命令来见文公,唯恐晋军向郑兴师问罪。
文公十分恼怒:“郑伯听说楚国败了才害怕我们,不是出于本意。等我拜见天子之后,定当亲率人马,打到郑国城下。”
赵衰上前进言说:“自从我们出师以来,赶走了卫王,制服了曹伯,打败楚军,军威已经大振,又何必为郑国劳累大军呢?大王应答应他。如果郑伯一心归顺,饶了他也可以,假若再存二心,暂且休息几个月,再征讨也不晚。”文公便答应了子人九。
大军行到衡雍安下营寨。晋文公一面派狐毛、狐偃率本部兵马,到践土筑造王宫;一面令栾枝进郑城,与郑伯结盟。郑伯也亲自到衡雍,赠送粮食饲料,谢罪道歉。文公与他言归于好,两人重又歃血订约。闲谈间,夸起子玉的英勇,郑伯说:“已在连谷自杀了。”文公长久地叹息。郑伯走后,文公私下里对众将道:“我今天高兴的,不是得了郑国,高兴的是楚国失去了子玉。子玉死了,剩下的人不足为虑,诸位可以高枕无忧了!”髯翁有诗道:得臣虽是莽男儿,胜负将来未可知。尽说楚兵今再败,可怜连谷有舆尸!
却说狐毛、狐偃在践土构筑王宫,依照明堂而建,真是富丽堂皇,有《明堂赋》为证:赫赫明堂,居国之阳,嵬峨特立,镇压殊方,所以施一人之政令,朝万国之侯王。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