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第4/6页)  东周列国志现代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王能考虑一下。”

    僖负羁回答说:“送肉食物品给老师,是聘先生的正常礼节。现在大王因为公事而光临我国的南部地区,我们君王忙于奔走效命,没有来得及准备别的东西。大王责怪我们没有尽到主人的责任,我们国王实在感到惭愧,只希望大王能宽恕我们!”曹共公终于走了。

    宋襄公怒气冲天,传命队伍出发,讨伐曹国。公子目夷又劝道:“从前齐桓公会盟的足迹,遍及于列国,送出的礼物多收到的物品少,不责备别国准备不周,不诛杀赶不来的诸侯,这都是宽于待人,体恤别人的苦衷。曹国礼数不周到,对大王并没有损伤,为什么还要派兵讨伐呢?”襄公不听从他的话,命公子荡带战车三百辆征伐曹国,围住京城。僖负羁根据情况,灵活防备,和公子荡对峙三个月,公子荡不能取胜。此时郑文公率先投靠楚国,召集鲁、齐、陈、蔡四国君主,与楚成王一同在齐国境内会盟。

    宋襄公大吃一惊,一来怕齐、鲁两国之中有争取霸业的,宋国难以和其相争;二来又怕公子荡战败,失掉锐气,被诸侯耻笑,便召回公子荡。曹共公也怕宋国军队再来,派人到宋国请罪。自此以后宋、曹两国合好如初。

    再说宋襄公一心想成就霸业,见小国诸侯对自己纷纷不服,其他大国反而舍近求远,和楚国结盟,心中又生气又着急,便和公子荡商量办法。

    公子荡说:“现在大国没有超过齐国和楚国的。齐国虽然以前是霸主,但现在几个公子互相争夺权力刚刚结束,国家的形势还没有缓和。楚国私自称王,刚与中原各国往来,诸侯都害怕它。君侯可以不惜钱财,奴颜卑膝地请求做楚国的诸侯国,楚国一定会答应。那时就可以借助楚国的势力召集众诸侯国,又可以借诸侯国的力量限制楚国,这是短时间的权宜之计。”

    公子目夷又进言:“楚国有诸侯国,怎么会答应我们?我们求做楚国的诸侯国,楚国怎么会接纳我们?恐怕两国之间的争端就要开始了。”

    襄公不理会他的话,立刻命令公子荡带着厚重的礼物到楚国,求见楚成王。楚成王问清他的来意,答应明年春天在鹿上相会。公子荡回国报告宋襄公,襄公说:“鹿上是齐国的领地,这事不能不通知齐侯。”又派公子荡到齐国问好,并述说和楚王相会之事。齐孝公也答应了。这是宋襄公十一年,周襄王十二年的事情。

    第二年春天,正月里宋襄公先到鹿上,修筑会盟的土坛等待齐国、楚国的君侯。二月上旬,齐孝公才来到。襄公自以为有收纳孝公的功劳,相会之时,常常以有恩自居。孝公感念襄公的恩德,也尽力行使地主的权力,热情款待。又过了二十多天,楚成王才到。宋、齐二国君侯会见之时,都是以爵位定次序。楚国虽然自行称王,但实际上是子爵。于是宋公为首,齐侯次之,楚子再次之。这是宋襄公定的次序。

    到了约定的日期,三人一同登上鹿上的盟坛,宋襄公居然以主盟者自居,先执牛耳,一点也没有谦让。楚成王心中不高兴,勉强接受歃血仪式。

    宋襄公向二人作揖后说:“我蒙先人的余荫,作周天子的卿士,不顾自己德薄力微,私下要恢复诸侯会盟之事。恐怕人心不齐,要借助两位君侯的威严,召集众诸侯于今年秋天八月在宋国盂地会盟。如果二位君侯答应共同倡仪会盟,率领诸侯,我愿意与二位世代结为兄弟之好。不单单是我自己,殷先王的后代,都会感谢君侯的恩德。”

    齐孝公拱手推让楚成王,成王也推让孝公,两人互相推辞,很长时间没能定出先后。襄公说:“二位君侯如果不抛弃我,请一同签署。”于是拿出召集盟会的信笺,不送给齐侯,却先送给楚成王,让他签字。孝公见此,心中很不痛快。楚成王抬眼一看,只见其中写着召集诸侯会盟的意思,效法齐桓公在衣裳大会的先例,不带兵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