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商人大怒说:“我们在国中为父王发丧,昭并没有尽人子的孝道;现在又借助宋兵的威势,欺凌兄长,强夺齐国,是没有道理的。听说诸侯的兵都退走了,我们不如带领家中的将士,以给无亏报仇为名,杀掉子昭。然后我们三个人之中,任凭大臣们推举一人为国君,这样也免得受宋国的控制操纵,灭了先公盟主的志气。”
公子元说:“如果这样,最好遵奉宫中的命令行动,也算师出有名。”随即入宫禀报长卫姬。
长卫姬哭着说:“你们如能为无亏报仇,我就死而无恨矣!”下令召集无亏旧时的一班心腹之人,帮助三位公子,一同去抵挡世子。竖刁手下也有一群死党要为他报仇,赶来相助,分头守住京城四门。国懿仲怕四家人多势众,把府门紧闭,再也不敢出头主事了。
高虎对世子昭说:“无亏、竖刁虽然死了,但余党还在,何况还有三位公子做主,关闭城门不让主公进城,如要强行入城,必然再起战争,假如失败了,就会前功尽弃,不如依然去宋国请求救兵才是上策。”
世子昭说:“但凭国老做主。”
于是高虎和世子昭又来到宋国。宋襄公大军刚刚入境,就见世子
昭到来,大吃一惊,问其为何匆匆前来。高虎将事情一五一十诉说清楚。
襄公说:“这是我班师太早的原因。世子请放心,有我在,你不用担心入不了临淄城。”
立刻命大将公孙固增添车马——先前因有卫、曹、邾三国共同行动,只用了二百辆战车;现在独自出兵,加到四百辆战车。——派公子荡作先锋,华御事为后援,自己带领中军,护送公子昭,重新离开宋国边境,再次踏入齐国领土。
因有高虎在前军,齐国守关将士看见是高相国,立即开关请入,大军直逼临淄城下,扎下营寨。宋襄公见城门紧闭,吩咐三军准备攻
城的器械。
城内公子商人对公子元、公子潘说:“宋军如果攻城,必然会惊动百姓。不如我们率领四家的兵马,乘宋兵远来没站稳脚跟,全力进攻。侥幸得胜固然好,不幸失败,还可以四散避难,再作打算。这胜于死守城中,万一诸侯的军队闻讯赶来,那时怎么办呢?”
二位公子同意他的意见。当天夜里,打开城门,各自引兵出城来劫宋军营寨,误打误撞,攻下了公子荡的前营。公子荡措手不及,只好放弃寨子逃走。坐守中军的大将公孙固听说前寨失利,急忙带大军前来救援。后军的华御事和齐国老大夫高虎,也率领部下接应。
双方混战一场,直到天亮。四家的死党虽然不少,无奈却各为其主,人心不齐,怎么能抵抗宋国大军?一夜之中,被宋兵杀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
公子元怕世子昭回国后自己难免受祸,乘乱带着几个心腹之人逃奔卫国避难去了。公子潘、公子商人收拾残兵败将逃入城中,被宋兵紧紧跟随,来不及关闭城门,崔夭驾着公子昭的车已长驱而入。上卿国懿仲听说四家兵被打散,世子进城,便召集百官,和高虎拥立世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把这一年定为元年。
孝公接替王位以后,论功行赏,封崔夭为大夫。同时拿出大批金银绸布,厚厚犒劳宋军。宋襄公在齐国境内停留了五天,才返回宋国。
这时鲁僖公带大兵来救援无亏,听说孝公已经即位,中途而返,从此鲁国和齐国有了矛盾。
再说公子潘与公子商人见孝公已经即位,互相商量,把出城拒宋兵的事情都推到公子元身上。国懿仲、高虎二位国老,虽然明知是四家同谋,但为使孝公释去前怨,与众人合好,单单只治雍巫、竖刁二人之罪,将他们的死党都杀掉,其余的人则赦免不问。
这年秋天八月,把齐桓公葬在牛首堈上,连着盖起三座大坟,旁边又造一座小坟安葬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