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九章 吕梁赵疤子(第2/4页)  布衣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边军安稳的商道又被官军牢牢把控,于是吕梁山的巨匪大盗行事非常凶残。

    没办法,山地刨食填不饱肚子,盐铁布茶之类的物资又缺不了,辛苦生产也是入不敷出,何况大部分“好汉”不想生产却要大鱼大肉,于是他们只能抓住每一个机会补充。

    对某些人来说,吕梁山这种弱肉强食的地方最好不过,比如赵疤子。

    赵疤子刚来吕梁山,就用偷袭的手段干掉了一个盘踞多年的老匪,由是引起了几位大山头的注意。赵疤子心惊之下,连忙献上大部分积蓄,投靠了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位大山头,这才得到落脚之地。

    赵疤子吸取教训,觉得败于刘成栋是自己没文化所致,所以掳掠了几个老儒生教自己读书识字,如今已然粗通句读,震惊了刀尖上舔血的老弟兄。

    赵疤子的新寨子学习了几年前明月寨的设计,以实木为墙,石条为基,夯土为垒。但赵疤子还不满足,老是向几位边军出身的手下请教构筑营垒的学问,最近竟然开始翻起《武经总要》。

    李响要是得知这位老对手居然开始睁眼看世界,估计要抛开汴京的一切跑到吕梁,以求尽早砍死赵疤子了。

    梁山的中心大寨有聚义厅,赵疤子的老巢也不例外,不知道为什么,北地的绿林大寇最喜欢“聚义厅”这个名字,于是赵疤子也随大流。

    赵疤子正在四处透光的聚义厅中翻阅,时不时指着几处地方,问堂下战战兢兢坐着的几位老儒生。就在这时,一位三角眼的高大青年和一位膀阔腰圆的粗壮中年直接闯了进来。

    赵疤子向几位儒生道谢,几位老家伙连称不敢,然后一步三弯腰地出去了。又活过一天,真是不容易啊,其中一位秀才心中慨叹,总是怕赵疤子突然发飙砍人。

    高大青年是机灵鬼诈的唐隆伟,粗壮青年是憨直勇猛的渠业,两人是赵疤子从流民口中救下的孤儿,也是赵疤子的左膀右臂。两人看到赵疤子认真翻书的样子总想笑,但又不敢太过放肆,只好辛苦憋着。

    当时从黄家别院杀出来的时候,便是机灵的唐隆伟和憨直的渠业最为卖命,这两位如今更是赵疤子心腹中的心腹。

    赵疤子终于看完一段,小心地把书收拢好,然后揉揉眼睛,“他娘的,看这些大字真累人,比砍人还累。光是看懂这些字讲的啥就这么费劲,那些个举人进士甚至状元郎得是多聪明?”

    赵疤子让两位心腹坐下,看着外面的喽啰们操练阵型,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唐隆伟适时拍了一下马屁,“大哥果然雄才,咱们手下的儿郎们操练之后不说战力最强,但在吕梁也有自保之力了。”

    渠业向来喜欢和唐隆伟抬杠,“可咱为啥事事向刘成栋和李响学?这样不显得低人一等吗?”

    赵疤子正要发怒,但很快冷静下来,要有涵养,他提醒自己。长叹一声,赵疤子坐在虎皮大椅中的身体显得有些萧瑟,“三弟,还有二弟,大哥一直在想啊,为什么刘成栋那厮能顺利招安,咱们却被厢军打、被刘成栋打、被黄立仁打、被秦岭山民打。”

    “最后只能翻山越岭,跑到这千里之外的凶残之地,直到不久前才勉强立足,你们想过吗?”

    看到唐隆伟和渠业疑惑中求知的表情,赵疤子欣慰地点点头,至少这两位是跟自己一条心,只听赵疤子又道:“老子反复思量之下,觉得问题在于规矩和底线。”

    “刘成栋讲规矩,争体面,划底线,守体统,于是有大儒帮忙招安。听说李响那小子居然被那个大儒收为弟子了,名满天下的大儒啊。”

    唐隆伟脸上的艳羡呼之欲出,渠业虽然向来对李响和读书人不忿,此时脸上也是神色复杂。

    一朝得中进士,鲤鱼跃龙门,翻身佃户把歌唱,高中状元、发现神童和才子戏佳人的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