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开封行情(第2/3页)  布衣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江海白天里保持畏畏缩缩的模样,回到密室就开始如饥似渴地看各种文书,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敦,敦,敦敦……”卧房里传来商量好的敲击声,李响走进卧室,拉开书桌进到地道,全黑了……

    成江海全然没有白天里猥琐的样子,穿着干净的士子袍向李响行礼,然后主从二人坐到炕上。

    屁股有点凉,李响皱眉道:“天马上就冷了,老是待在这里不好,我知道一种地龙,到时能暖和些。”

    成江海谢过,然后拿出整理好的情报,“明月庄那里的,刘大统制得到的,派出的那些好手得到的,还有马大姐提供的,综合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明月庄分批到达汴京的三十个好手中,李响让马如兰从中挑选了几个学武的好材料,剩下的全部打散到汴京各个角落,全部当成探子培养。这些人将是新建情报部门的骨干,他们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在汴京城找到活计安顿下来,择机向成江海传递情报。

    李响从庄子选人时就照顾到了这种情况,三十人大都机灵,大部分都是流民出身,见惯了市井百态,手上也有一定实力。时间过了两周,被派出的二十多人已有十六个安顿下来,但此时提供的情报都很浅显。

    刘成栋当年在厢军中的熟人,有不少都到了汴京,也提供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倒是明月庄里什么人都有,在悬赏下提供了一些干货。还有李响的结拜大姐马如兰,更是提供了很多关键信息,毕竟马家曾经也风光过。

    整体而言,汴京的繁华犹在李响预料之上。看完成江海整理的汴京基本情况之后,李响长呼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

    前朝的中前期,大城都是实行里坊制,就是把城市分割成一个个方块儿,颇有原时空欧美国家的街区风格。但前朝的里坊都是有墙的,而且还有好几个大门!每晚有宵禁,钟响几十下后里坊的大门便会关闭,百姓稍有触犯便是一顿板子,严重的直接砍头。

    唐末乱世,商货流通却兴盛无比,里坊制对商货买卖限制太死,于是一些安稳的大城如扬州等陆续取消了里坊。

    大周立国,太祖皇帝大笔一挥,任民自便,凡事以利民为上!于是汴京经过进一步扩建,形成了外城、内城和皇城的格局。

    汴京外城才是小老百姓的居所,每日里百多万人需要的粮米油盐都在这里卸货。内城分成西城和东城,东边是民居、瓦舍和市井的集中地,西边主要是朝廷衙门和特殊部门。皇宫大内有些偏西北,南门外的御道宽两百米以上,御道平日里不让摆摊儿。

    汴京没有里坊,只有各种大街。集酒楼、青楼和瓦舍于一身的樊楼,以及相当于综合超级市场的潘楼当然是汴京最为繁华之所在。食肆酒家云集的甜水井街是汴京市民呼朋唤友最好的去处,以桑家瓦子为代表的勾栏瓦肆统治着汴京中下层的文化生活。

    李响最重视的是商货买卖,汴京在这方面对明月庄而言,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但汴京毫无疑问是整个大周的商货中心,六条运河连接荆湖又通往江南,陕西与河东也能通过黄河直达汴京,川蜀也可以顺流直下到荆州,然后通过水路到襄阳,再到汴京。

    总而言之,如果不考虑国防问题,此时的汴京是中原传统王朝最好的建都地点,没有之一。然而李响震惊于汴京的繁华之后,也为汴京的市场环境深深皱眉。

    李响靠上密室冰冷的墙壁,“也就是说,没有过硬的手段和靠山,想直接开店挣大钱,在汴京就是自寻死路?”

    成江海一摊双手,“以前属下也只是怀疑,但现在基本确定了。在汴京,勾栏瓦舍之类的销金窟,基本是将门、皇族的自留地,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大宗买卖早就分割完毕,丝绸茶叶瓷器等行业的水更深,涉及到各地大族。”

    “首饰珠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