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招安 中(第2/3页)  布衣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先进知识的机会。

    所以李响从一开始便没指望靠单纯的说辞打动王珪,而是要靠真实的演技来征服所有人。李响演着演着,便不由自主想起了另一个时空的爹娘,于是潸然泪下,一度哽咽,看得众人唏嘘不已。

    刘成栋和李梦空等人彻底放下了对李响身份的顾虑,王珪起先也有些怀疑李响的说辞,但李响的真情爆发说服了他,他不相信一个未经人世的少年郎能够脸厚心黑到蒙蔽自己。

    王珪哪里能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少年有着后世的灵魂和出众的演技,更何况这厮演着演着便真情流露了……

    全场唯一没有被李响的演技打动的人,大概就只有刘素素了。

    素素神色复杂地看着演技爆发的李响,然后碰了碰自己袖子里的东西,要不要把这个会唱歌的铁疙瘩交给李响哥哥呢?素素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叹了口气,等婚礼后再还给李响哥哥好了,万一他拿到这个东西直接飞走,不要自己怎么办。

    李响表演完之后,王珪让他坐在旁边,开始细致地考校学问。炼铁机械之类的匠术被王珪一带而过,很多士大夫虽然也有钻研,但永远只是配菜。在士大夫眼中,匠术永远只是下流,下面陪坐的曽木匠等人很落寞。

    李响在心中暗叹口气,看来这位青石先生也看不起“奇技淫巧”啊。

    相较于明月寨的制度改进和医护营的医学创新,王珪更看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拼音标注法。

    为了不刺激这位大儒,李响只把拼音当成一种汉语标注介绍给王珪,王珪边听边记录这方面的知识,很快便积累了一大摞。

    刘成栋和刘成梁接到熊大春和刘元的消息,说勋阳府和南阳府的官差已经到了寨门,于是刘成栋悄悄离席,不想打扰自己女婿的前程。

    王珪丝毫没有发现招安的“正主”已经不在,正聚精会神地听李响总结拼音标识的核心思想。

    “……道长说那位先生穷二十年之力,从西方古籍中取经,最后定下28个拼音,然后定下了七个声调,覆盖绝大部分的汉字。”

    “蒙童只需花费一段时间学习拼音标注,然后便可以自学方块文字,大大降低学文的难度。至于这阿拉伯数字,也是那位先生从印度僧人那里求来的东西,用于数算如虎添翼。”李响终于讲完了,有点口干舌燥,又不敢喝水,只好擦把汗看着王珪运笔如飞。

    王珪很快书写完毕,交给家生子拿去铺到桌上,李响瞟了一眼后大惊失色。飘逸的书法,严整的词句……

    只是听李响用大白话讲了一遍,青石先生便把李响话中的东西自动“翻译”成文言文,而且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难道这便是大儒的功底?要不要这么强悍。

    看着李响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王珪有些好笑,心里也有点小得意。“羡慕了?须知立身先进学,进学先学字。从一个人的书法便知人品修养,那什么鹅毛笔拿去给匠人用便算了,平时还是要多用毛笔。”

    尽管心中不大同意,但李响在口头上还是一口答应。“多谢夫子教诲,谨受教。”

    青石先生见李响所学颇杂,于是把自己的文集和一些藏书交给他,李响再次拜谢。然后王珪道:“那位整理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拼音的先生没留下什么名号?”

    李响做出一副回忆的样子,嘴中喃喃道:“道长只说那位前辈得罪了什么人,不得不早早隐居,但求善终。但那位前辈不想把这些东西带入坟墓,于是统统交给了道长。”

    王珪靠上椅背,长长叹了口气。他已经丝毫不怀疑李响的说辞,因为他已经拼接出了整个故事的首尾。按照时间推算,整理拼音标注的那位大贤,应该也是几十年前那场朝堂风波的失意者。

    几十年前那场始于文官压制武人、最终席卷整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