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哪里的好汉一刀砍掉或者被地狱般的战乱卷入呢?出了一身冷汗,李响甩甩头,暂时不能出山,还是自己的安全要紧呀!
女真很有可能像原时空的大周一样,快速崛起,但李响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总不能跑出去大放厥词,说偌大的大周王朝和强盛百年的辽国,会惨败于长白山里走出的小部落吧?除了被绑起来当妖人烧死,李响看不到其它结果。
李响也想过跑,跑到长江以南,没问题的话还能安稳过一生,至于子女就只能送到南洋,等着类似朱元璋一样的汉家英雄赶跑鞑虏再说。但不愿离开的刘素素怎么办?自己这帮可爱的学生怎么办?自己笼络的匠户寨民怎么办?难道这些都不要了?
而且先不说安全逃到南方、再立家业、抵抗有心人的窥视有多困难,在大周从零建立家业永远是几代人的事情。就算自己逃到江南苟延残喘,子孙又跑到南洋苟延残喘,又能怎样?
李响作为原时空信息发达时代的有志青年,可是很清楚南洋不是什么好地方,中国遗民到了那里就是一茬茬被人剪去的韭菜。
最后李响得出一个结论,躲是躲不过去的,最后关头能够逃出去就算本事。躲在明月寨当一个家里有矿的土豪,然后或是招安,或是被官军杀头,这是李响之前的想法。
还不算结束,李响还得在天上,坐看自己的子孙一次次承受乱世的煎熬,一次次被野蛮人屠戮奴役。
直到最后,一群金发碧眼的人拿着中国传过去的东西登陆东方。野蛮了几千年的西人躺在东方大地上吃肉喝血,末了还鄙视地对大周这片土地上麻木不仁的百姓说:“东亚病夫,东方猴子,支那人。”
李响接受不了,若他是从其它年代来的也就罢了,偏偏他是从信息大时代过来的,他知道治乱循环的关键点在哪里。尽管做起来难如登天,而且不知要死上多少人,但李响还是在心里增加了一个选项。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大周没准不会有靖康耻、不会像大宋一样作死、不会像大宋一样成为中国历史拐点呢?
李响一直认为,如果原时空的大宋没有作死,中国很可能继续保持自我循环,而不是在强大的历史惯性和野蛮遗留推动下,开始极盛而衰、天下大乱、野蛮入侵、汉民反抗的自我沉沦。
如果事不可为,大不了出走海外,以自己在明月寨建立的根基另起炉灶,为中华文明多留一点元气。趁乱建立自己的基业,这样的“大工程”更需要李响暂时驱散心里的阴霾,积极面对眼前的一切,把自己的根基打牢。
至于单纯地取代大周什么的,李响真要那么做了,也就沦为一般的封建地主,改变不了任何问题,以后的这片土地更加凄惨也说不定。合则留,不合则走,这便是李响的初步想法。
既然要以明月寨作为样板和根基,李响当然要对明月寨的过去有更深入的了解。
刘成栋在一次高层议事后单独留下李响,和刘成梁一起,向他讲述了明月寨的来历。此举也正式表明,刘成栋已经把李响当成下任寨主来培养了。
六年之前,辽国内部几派为了争夺皇位,搞得朝堂动荡,国力和军力降至冰点。五年前,大周朝廷仓促发动“讨土之战”,想要趁着大辽皇位更迭之际,一举夺回幽云十六州。
然而大周厢军早已糜烂不堪,当时的枢密使童贯又刚愎自用,辽国战神耶律木重抓住大周几路军队的空档猛击,导致大周10万厢军加3万边军大败亏输。士兵阵亡大半,大周多年积储的军械钱粮为之一空。
大周集合了十几万士兵,只回来不到三万人,而辽国的伤亡不到两万。童贯被问罪,不久后“忧愤”而死。
刘成栋当时是厢主,带领两千厢军,奉命参战。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尤其防守之时更显功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