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顺(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增建御书阁、亭斋泮池、观德亭。

    因孔子的《论语·述而》有“子从四教:文、行、忠、信”之说,又在旁边排列文、行、忠、信四斋,用于藏书。

    在池塘边上又修造了文庙,小学、蕃学。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蕃汉语言不通的问题,漏勺要求,州学不仅仅传授汉人学生,周围的夷人、僚人、俚人、黎人、蕃人,有教无类,都可以去州学上学。

    家中有六岁到十二岁学生的,可以免除一人的丁税,官府一个月还要给这样的家庭五百钱的“养学钱”。

    消息一出,广州人奔走相告——朝廷要帮大家养孩子了!

    漏勺和蒋之奇听说之后哭笑不得,官府哪里是这个意思?!

    不过一想还真是,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就算在家中做事,一个月也不一定给家里挣得到五百钱,而花费少了好大一笔。

    于是几所学校里边,就能看到无数各种花色的孩子,手里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拖着各种口音朗诵。

    “诸侯之学,是谓泮水。诗人所颂,鲁侯戾止——

    献馘于是,献囚于是。采芹则美,饮酒维旨——

    淮夷来服,觓弓搜矢。其挚维何,元龟象齿——

    区区鲁邦,陋无足纪。维泮之兴,功烈如彼……”

    最后,蒋之奇还将以前在南海任职过为百姓称道的清官,如吴隐之、宋瑾、李勉、卢焕等人绘了画像,为之建造“十贤堂”祭祀,一是为了纪念这些当官为民的清官,二来用以教育当地的官员,提倡廉正为民。

    诸事都有了个好的开始,元丰六年年底,广州内港修建一新,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广州市舶司,再次迎来了新的航船。

    漏勺带着辛押陀罗、蒲亚讷、努尔马,在码头送别蒲马可。

    蒲马可的爱好是旅行,他的理想是要走遍这个世界所有的地方,这一点可是让漏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漏勺跟蒲马可施礼:“此番搅扰,耽误贤兄游兴了,接下来贤兄准备去哪里?”

    蒲马可还礼:“愚兄想去日本看看,如果可以,再去看看辽国、女直。”

    漏勺羡慕道:“那可真美死你了,可惜我不能随行,还是兄长他主意大,十四岁盗船出海……”

    蒲马可赶紧劝道:“贤弟如今已是朝廷命官,万不可作得此想……”

    漏勺抽了抽嘴角:“那是自然,不过贤兄不妨将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邮递给我,不能随贤兄同行,过过干瘾也是好的。”

    蒲马可笑道:“此事愚兄早在作为,今日便将存稿交给贤弟,你慢慢看。吉时已至,不劳贤弟累送了。”

    说完潇洒登舟,扬长而去。

    ……

    蒲马可是漏勺用来引发市舶司大案的引子,之所以来得这么巧,是这货本来就是漏勺写信召来的。

    当年漏勺随两位智慧宫老人学语言,二老一个劲地给漏勺灌输教义,苏油一看觉得这样不行,于是给漏勺找了个“笔友”,就是远在南海的蒲马可。

    蒲马可是爱丽丝的儿子,李舜举的干外孙。

    李舜举是内官们的老祖宗,以李宪、王中正、宋用臣等人在内官中的地位,见到李舜举都得乖乖叫爷爷。

    市舶司里的主官,很多都是中官,因此蒲马可被广州市舶司通事官吏勾结豪强陷害,这就算捅了马蜂窝了。

    经此一事之后,努尔马意识到了学会官话这门外语的重要性,加上市舶司归还了他父亲留下的财产,于是安心呆在漏勺身边,当起了一名学生。

    而漏勺一视同仁的态度,也得到了光塔寺长老辛押陀罗的认可。

    这老头才是广州蕃人的真正首领,已经在广州居住了几十年,家赀万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