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鏖战(三)(第2/2页)  明末大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帝年轻耳根子软的毛病又犯了,幸亏当今圣上是明主,如今改正了错误。

    他暗暗地责备自己不该误解皇帝的宸衷。他甚至在想是不是曹化淳在皇上的面前帮自己说了好话。平日中,他一想到东厂就心中很不舒服,认为东厂就是本朝的一大弊政;如今看来,被自己腹诽的曹化淳公公,竟然在皇上面前赞成自己的抗战方针,他对曹化淳这位平日极端瞧不起的阉人也怀着感激之心情。只不过由于士大夫阶层自带的强烈自尊,才让他没有将这种心情溢于言表。

    在中兴之主的感召下,他把崇祯赐予自己的一万两银子也奖赏给了全军将士,卢象升自己只留下一两五钱银子,叫一位能工巧匠为他打造了一只银杯,用以留作纪念,他口占一诗铭志,并将这首不甚工诗句刻在了银杯上

    誓挥铁骑驱胡虏,

    恭捧金瓯颂圣明。

    这一联句虽然牵强,却照实说出了他的杀敌誓愿,和对皇上的感激与忠心。他决定等到自己取胜之后,在驱逐鞑虏的庆功宴上,用这只银杯子痛饮一醉。

    其实,在这短短的两三天中,年轻的崇祯皇帝心中充满了矛盾。他致力于成为中兴之主,而且此人的智商也算在线,所以当他听了卢象升坚决主战的言论之后,不能不

    受些震动,冷酷果决的冰山又有了融化的迹象,他有心等勤王兵到齐之后与清兵决一死战。

    但是,年轻的皇帝又明白,实力不允许自然任性,所以决战这种念头总是在他的心中摇摆不定,虽然反复思量,依然难下决心。

    他在乾清宫分别召见过首辅杨嗣昌和总监军高起潜,叫他们认真考虑卢象升提出的见意,规劝二人不要徒事意气之争。高、杨二人均是异口同声,反对与清兵主力决战,认为倘若将皇上的这一点家底当作孤注一掷的筹码,一旦兵事稍有不顺,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际的大明军队多数欠饷严重,且吏员将佐吃空饷的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导致明军的军纪败坏。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