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错,苏海省里最近有点乱!好像是国企改革的步子趟的大了一点,有人抓到把柄攻击卫栖文‘私分集体财产’,‘走私有化道路’,有极右的危险倾向,在高层引起较大的争议……上面目前还在观望,没有表态,不过省内已经有人按捺不住,跳出来想浑水摸鱼,局势有些复杂……”
卫栖文就是苏海省省委书记,后世但凡深入研究过90年代国企改革进程的经济系学生都会知道这个人。因为在90年代初期,大概93、94年开始,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苏海地区,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集体企业的量化改革运动,这是国内企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产权改革,或者严格的说,这是一场没有具体规范的产权改革运动。由于缺乏量化的标准和评估体系,苏海各地几乎都是采用了“毛估估”的做法——所谓“毛估估”,就是说大概估计一下,将集体资产以极低的评估值折算成资金并入新企业的股本中,其他股份由原企业职工和投资人共同出资占有。然后,新企业无偿使用原企业的设备,一切开支却由原企业承担,结果很好预测,新企业产生惊人的利润,而原企业毫无悬念的陷入亏损,最终被新企业以极小的代价兼并。
其时的量化改革大抵如此,诞生了无数百万和千万富翁,而直到95年,国家才开始对国企产权进行试点,也就是说,发生在苏海的这一切一直都是在“地下运作”,从来没有得到政府的公开肯定。
温谅也是刚才想到了这些,才灵机一动给宁夕打了电话,没想到宁大小姐果然手眼通天,不过一个小时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内幕。他捂着话筒示意安保卿等人先离开,等他们关上门,才问道:“谁看他不顺眼?”
苏海这场由下而上的自发的改革毕竟已经私下进行了一两年,选在国家开始集中全力推进国企改制的时候发难,可谓稳、准、狠三者具备。
宁夕轻笑道:“看他不顺眼的人多了!你还不明白,这次攻击不仅仅是针对他,更是针对中央这场国企改革!苏海省树大招风,卫栖文又非我族类,有人拿这件事开刀,是一石二鸟……”
温谅恍然大悟,他虽然仅靠前世一点点的讯息,就能凭借自己敏锐的触觉和聪明才智从团团迷雾中抽丝剥茧的找到一条正确的线,却没办法更进一步,联系到上层有关改革的不同派系之争。
这无关眼光,只不过是他站的地方太低了而已!
有了宁夕强大的可怕的信息网络,温谅的思路立时清晰起来:怪不得一个副市长的位置也搞的如此神秘,无论是安保卿、范博,还是叶智伟、毒蛇,上下出击,里外结合,费尽了心力却打听不到任何一点有用的东西。现在想来,再自然不过。吴洲作为苏海的省会,此时肯定是漩涡的正中心,谁也不知这一次路线斗争胜负如何,是站队,是观望,还是亲自下场搏一场富贵。
一念之差,天地之别!
所以争斗都隐藏在暗处,所以没人知道付民之是不是副市长的得力人选,所以袁长河点到即止,不肯多说一字。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温谅一头黑线,他不过是想赚点茶叶钱而已,可没打算牵扯进苏海这场危险的政治游戏里去。
可偏偏这么巧,选在这个时间点进驻吴江,真是人倒霉,放个屁都能砸到脚后跟!
“我倒是好奇,你怎么猜到苏海现在乱成一片呢,对卫栖文的攻击只是在内部,局外人根本不应该知道……”
温谅打个哈哈,道:“我更好奇,你一个海龟党,怎么对苏海的一切了若指掌呢?”
宁夕的声音里带点淡淡的笑意,道:“因为苏海有我一个朋友,一个无所不能的朋友!”
温谅压抑住了自己的好奇心,直接问道:“吴洲那个副市长的位置,现在最可能的人选是谁?”
“一个就是你提到的付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