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透露温怀明任命被阻一事的内幕,然后籍此要温谅提供麦肯锡收购方案被拒的原因。
有来有往,利益交换,并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的目标,这就是《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纯理性。当然,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纯理性”只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枝末叶,将现实予以简单和理想化,身为沃顿的精英,宁夕无疑是最趋向接近“纯理性”的那部分人中的一员。
而这部分人群,几乎全是在商业、经济,政治和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佼佼者!
也由此可以看出,哪怕宁夕已经跟温谅混的厮熟,可在她骄傲的内心中,也仅仅当他是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
温谅并不介意这个时刻的宁夕,虽然他也许更喜欢那个双手负后踮脚张望的女孩,那个杯来酒干意气风发的女孩,那个抢吃羊肉串,甚或为了一颗娃娃菜叫嚣“不患寡患不均”的女孩,但他同样明白,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朋友,一个,女性朋友!
从某种意义来说,温谅也有向“纯理性”转变的趋势,他跟宁夕,除了骄傲,还有许多相同点,今后的时光,将逐渐证明这一点!
温谅给她倒了一杯酒,道:“我是知道市里为什么拒绝明华的方案,对于青化厂,市委市政府另有打算,但告诉你也于事无补,顾时同野心勃勃,绝不会答应市里的条件,况且,”他微微一笑,“明华和麦肯锡都搞错了一点,青化厂不仅不是青州的包袱,还要在国企改革中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继续成为青州经济发展的动力。”
宁夕听出温谅话里的诚意,并不是随便找个理由来敷衍自己,她知道,以温谅的城府能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大的退让,展颜一笑,举起了酒杯:“我拭目以待!”
“不过呢,”温谅的猥琐大叔因子瞬时启动,“你师姐不也就是我师姐么,不能让她白来一趟江东!这样吧,要是她能帮我一个小忙,青化厂这笔生意依然可以交给她来做,钱会少赚一点,但做成之后的名声,会比帮明华集团响上十倍!”
宁夕自动忽略前面那些套近乎的言词,斟酌一下,道:“说来听听。”
“只要顾时同死了收购青化厂的心,我想请师姐略施小计,让顾时同对新兴化工厂也失去兴趣,或者说,给何西华另外一个选择……”
宁夕心思电转,从师姐那得到的讯息,顾时同本就对新兴没什么兴趣,哪怕有何西华从中牵线,可让他一掷千万收拾一个无用的烂摊子,也是为难之极。明华虽是顾时同一手创建,却也有大大小小数十个股东,要不是有青化厂这块蛋糕做筹码,他很难说服董事会批准一个千万级别的垃圾投资。
当然,在国内,商业行为从不曾独立在政治之外,之所以会有这种为难,主要还是因为江东省目前的政治形势。放在平时,别说一千万,就是两千万,能结好一个当权的常务副省长,都算是很高的性价比,今后在政府招标,市政工程,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松松手,回报岂不是更大?
可是自从于培东参加十四届五中全会回来之后,由上层人事波动造成的影响,开始在江东逐渐显现。曾经深埋在于培东铁腕统治下的矛盾若隐若现,各种明枪暗箭,各种流言蜚语,各种派系混杂,局内局外,都能感觉到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而何西华,能不能在这场动荡中保住顶上的帽子还未可知,就算能保住,顾时同也不敢在这个敏感时刻压下这么大的重注——一旦将来何西华下台,对手上台,面对明华集团的,将是灭顶之灾。
身为江东省的首富,顾时同已经过了豪赌的年纪,以他的身份地位,要的就是在这种诡异莫测的局面中站稳脚跟,两不得罪,两不偏袒,正如他在青州政斗中所做的那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