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这两万人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足够用了。
战争,早已不是那个谁的人多谁就能够取得胜利的年代了。
而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足够顶得上几万雄兵!
顶在战场最前列的是饶国华指挥的第2师。在这几天时间里,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究竟打退了俄国人的多少次进攻。
他对于那些在进攻时候嘴里总喜欢高呼着“乌拉”的红军充满了好奇。
从与俄国人第一次交锋到现在,饶国华发现,俄国人,或者更加准确的说苏俄红军喜欢组织大军团的作战,精神上的ji励远强于战术上的运用。
自己和自己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考验。
在北伐之战中自己和部队真正面临的严峻考验其实不多,一些“大战”其实也远远称不上ji烈。但在俄国战场,部队倒是真正得到了检验。
一些新补充进部队的新兵,最初对那些嘴里高呼着“乌拉”的敌人,还是有些害怕的,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苏俄红军的大量死伤,开始让他们逐渐放下了畏惧和害怕。
“乌拉”们一样会死,而且是成片成片的死伤。他们阵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中队。
可是,这样的国家绝对不能让他们发展起来。饶国华在心里想道。
布尔什维克一旦统一了整个俄国,并且打败了bo兰,那么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威胁。
到了这个时候,饶国华也开始明白大总统为什么一定要坚定的入俄作战了!
敌人新的进攻开始了!
从对面密密麻麻的敌人看来,苏俄红军起码投入了两个师或者更多的力量。这也是俄国人的老习惯了,希望从进攻一开始就在人数和气势上压倒敌人!
第2师的老兵、新兵都表现出了他们足够的冷静。在俄国人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慌慌张张的胡乱开枪,而是耐心的等到敌人进入到射程范围之后,轻重火力这才一起发出了怒吼。
那铺天盖地的火网,编织成了一个死亡的陷阱,让一个个的敌人无奈的跳了下去。
大地在那shēn吟,山河在那哀号。布列斯特,注定将成为图哈切夫斯基和他手下的那些将士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地方。
那些可怕的机枪、那些可怕的步枪、那些可怕的冲锋枪、那些可怕的手榴弹、那些可怕的飞机、那些可怕的大炮一,
还有那些可怕的〖中〗国人!
十次、二十次的进攻,无论多少次的进攻都是那样的徒劳。红军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除了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中〗国人的目的似乎只是想要守住这里,当俄国人开始撤退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从阵地里跳出来进行追击,只是平静的注视着俄国人的败退。
这种平静是非常可怕的。
7日,在进攻连续不利的情况下,图哈切夫斯基开始改变策略,他调回了攻击bo兰阵地的部分军队,投入到了布列斯特战场。
两线同时攻击,变成了一线牵制,一线主攻。
而主攻的对象,是〖中〗国人!
当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并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在他的设想之中,中队无论是在武装装备还是在战斗素质上,都要强过bo兰人,只要能够击溃了〖中〗国人,那么再重新攻击bo兰人,战斗便可以朝着胜利的方向进行了。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必须要尽快击溃对面的中队!
图哈切夫斯基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刘昭承很快也发现了俄国人战术上的改变,但这位冷静得可怕的〖中〗国年轻统帅,却并没有对战场做出任何调整。
“俄国人虽然增兵了,但是在进攻上却没有得到丝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