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平假名的革命(第2/2页)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处于荒怠的状态。与此同时,反对菅原道真的贵族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领头人,他们看中了藤原时平。

    901年,藤原时平指使大纳言源光、中纳言藤原定国、藏人头藤原菅根诬陷菅原道真要废掉醍醐天皇,立齐世亲王为天皇。醍醐天皇听信了藤原派的一面之词,下诏将菅原道真贬为九州太宰府次官,名为贬谪,实为流放。醍醐天皇下达诏后的第5天,菅原道真离开了京城,他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藤原时平掌握朝政实权后,继续施行菅原道真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也与菅原道真一样,进行得不太顺利。原本支持藤原时平的朝廷贵族并没有配合他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对于通过录用考试而成为官僚的人来说,藤原时平的改革是在推翻他们安身立命的思想与制度,他们因此站到了藤原时平的对立面。藤原时平由此陷入了困境。

    为了改变官僚们汉文至上的价值观,藤原时平将目光落到了自己钟情的平假名上面。他决定编写一部用平假名写的和歌集,向官僚们宣布新时代的到来。

    藤原时平召集了纪贯之、纪友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等人,比起汉诗,这些人更擅长写和歌。他们收集了贵族家的旧和歌集,然后将里面的内容用平假名进行改写。编写者们每天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不断讨论、修改,整个编写工作持续了三年时间。

    905年,藤原时平将所编成的和歌集取名为《古今和歌集》,并将之献给醍醐天皇。藤原时平认为“大和之歌以心为源,意广而情深”,以此高调宣扬平假名的巨大功用。《古今和歌集》成后,逐渐成为各级官僚必看的案头,汉文至上的意识也随之逐渐淡化。在这以后的四年间,藤原时平成功改革了财政制度,史称“延喜改革”。

    平假名成为正式文字以后,日本本土文学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孕育出了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以及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等平假名作品。以平假名为代表的日本国风文化在建筑、服饰等领域广泛盛行。

    909年4月,藤原时平离开了人世,享年39岁。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