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渤海湾后在山东半岛的登州登陆,再由陆路前往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公元670年到760年这近百年间改由从九州岛南下,沿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然后向西北横跨东海,最后在扬州登陆。这条航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危险性较大。从760年以后到停止派遣遣唐使前,航行路线改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西南横渡东海,在明州(今宁波)登陆,然后转由大运河北上。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只有一二百人,到了中后期,人员增至500余人,最多一次曾达到651人。遣唐使团除了大使、副使等官员外,还有各类随从,而且每次都会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这些人大多是日本通晓经史、才干出众的第一流人才。尤其是留学生和学问僧,均为国内的优秀人物。遣唐使团抵达唐境后,地方官员马上安排他们的食宿,然后上奏朝廷,而后派专差护送使团正、副使进长安,由内侍引导面见皇帝,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给使臣授爵赏赐。
260多年的遣唐使活动,推动了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也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文化与生活。遣唐使归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就是以唐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养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革礼仪,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连历法、节令也积极仿效中国。
公元895年,菅原道真向宇多天皇呈上《请令诸公卿议定遣唐使进止状》,请求停止派遣遣唐使团。宇多天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日本终止派遣遣唐使,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遣唐使耗费巨大,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经过近300年对唐文化的吸收与消化,日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改革,对大唐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像最初那样迫切。在摆脱了来自中国的文化影响后,日本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国风文化。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