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搞。剩下來的时间就是商议一些新部门的成立,除了之前的廉政署、农业部等等,沐临风又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政府部门,添设了十几个,突然沐临风的心中想到了一个职业,就是后世的城管,想到这里,沐临风不禁苦笑摇了摇头,暗道,还是别折磨这个时代的百姓了。
在朝议中,沐临风站到王之桢与史可法后面站着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自己之前请出山,后來因为吴行南京叛乱一事,又隐居扬州的复社首领张采先生,沐临风本以为张采愿意再度出山,不想张采却是來想沐临风辞行的,张采对沐临风道:“张某昔日一个好友徐弘祖不久前仙逝,留下一些琐碎的日志无人整理……而另外一个好友金采,给一个前人的做了一些点评,也在征求老夫的意见……老夫年纪已大,对于朝政之事已经是力不从心,剩下來的时间想就在书丛中度过了,求陛下恩准!”
沐临风听张采如此一说,心中顿时一动,徐弘祖不就是那个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么?已经仙逝了?哦,对了,历史上的记载徐霞客是1641年就去世了,如今已经快1643了,之前竟然沒有想起这个人,自己还真是无缘相见啊!那个金采也就是日后的金圣叹,他如今点评的书籍也许就是日后被毛爷爷评定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吧?想到这里,沐临风微微点了点头,对张采道:“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强求张先生了,希望张先生尽快编辑出徐先生的手记……对了,如果有什么资金方面的问題,尽快与王之桢王大人联系,他会鼎力支持你!”张采闻言自然是千恩百谢的退下。
*****支持正版打击盗版***本书首发17K文学站***请登录om支持正版*****
由于张采的一演,沐临风立刻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題,就是自古文人清贫,这个时代的作家,诗人,都是清苦过日子的,沐临风立刻对王之桢道:“王大人,你立刻筹办一个文学会,要帮助那些有才之士,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要激励帮助,不要小看、演义、戏曲这些东西,这些千百年后,恐怕就是我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了!”王之桢立刻领命。
几日后,辽东送來战报,吴三桂与张献忠已经收复了辽东,活捉了多尔衮,正在押解回南京,听后沐临风的处置,而也就是在沐临风收到了辽东战报的同时,沐临风发布了一道密令给北京的洪承畴,让他在吴三桂与张献忠回北京交差之时,秘密将二人抓捕,罪名就是他们在辽东的野蛮行为,一并将“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的政策全部栽赃给二人,让洪承畴秘密将二人处决。
这日,沐临风收到一本书,名字叫《中华圣帝录》,作者竟然就是牛东门,沐临风随手翻了几页,看到开头沐临风就差点喷血,竟然把自己写的与以前的开国君主帝王一样,说自己降生之前,老妈身边围绕着七彩神龙,盘旋数日这才离去,然后自己诞生,沐临风看的不禁连连摇头,苦笑不已,暗想这个结局再如何不堪,也比让他们知道自己來自未來世界要强多了,随即又粗略的翻看了一下,书中将自己写的简直是绝无仅有的神人一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沐临风暗想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吧,自己千辛万苦的來改造这个时代,不想这个时代还是如此的迂腐,不过好在让他欣慰的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已经发展了,想要一步到位是不容易,自己已经身心疲惫了,这些还是留给后世之君去改善吧。
十五日后,多尔衮押送到南京,沐临风沒有去看,也不想去看,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沐临风突然已经失去了兴趣,若是以往就听着多尔衮的名字,他也会去看一眼,沐临风只是让史可法监斩,将多尔衮与德川家隆、冯仁岙一起斩杀于南京皇宫前的午门广场,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就连德川家惠也沒有因为德川家隆的死,出來找自己理论什么。
又过半月,淮安送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