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曹家出过什么大能”刘舜卿一拍大腿“对了,曹家近二十年倒是出了个修炼的奇才,正是曹德信的大儿子名叫曹国仕,离开师门前,我还听说这小子已经到了凝脉后期,可能快要筑基,二十多岁的筑基,啧啧,这天赋真让人嫉妒。”
“哦,我也想起来了,不到三十岁,剑修,是个好苗子。”王致点了点头“莫不是那两人动了收徒的念头?”
“应该是和他儿子有关,离开师门之前我还听说一事,掌门把今年举才的名额给了曹家一个,要知道这直接入师门的名额,一年不过五个,都传言掌门想要把曹国仕收为关门弟子,所以才给了这个名额。是不是掌门想探听一下曹家,毕竟收徒是大事,慎重些也错不了。”
“嗯,此事蹊跷,明面上说是曹家累年纳税纳粮极多,是整个华夏的典范,所以赏了个举才名额,但实际上谁有知道是为了什么,一个给师门每年多捐点粮食的财主就能有那么大贡献?”王大人摸了摸胡须,若有所思,接着说“刚才下人禀告说曹德信来的时候,还跟带了伴礼,里面有贡米二百斤,没想到这财主出手也颇为阔绰。”
“贡米?可是产于这并州的珍珠白?据说能温养经脉c固本培元的上品?”
“是的,这贡米可是好东西,比寻常丹药作用温和,能够长吃而且无抗性和毒副作用。天下之大,唯有此地有水田百亩可产此米。听说此米,三年一熟,亩产不过三百余斤,这三年也就三万多斤,其中上供师门便要二万斤。除去供奉太上长老的,便只有实权的金丹真人才能分得百十来斤。他这纳税献粮,也是下了大本钱。所以掌门说因为这个赏他个入学名额倒也说得过去。”
就这样闲聊了半天,王致约莫时间大概差不多了,就先让刘舜卿退下了,又让下人带曹德信来书房。
曹德信在花厅一直候着,总也不见王巡抚差人来喊,心里不由得又发起慌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满肚子疑问,却也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端了端茶杯,又轻轻的放下。手指在茶几上百无聊赖的敲了起来。
过了多时,门外总算响起了脚步声,曹德信赶忙站了起来,只看见巡抚府的二管家走了过来说“曹员外,敝上有请。”说完,便引着曹德信来到了书房。
曹德信迈步进书房,看见了上座一位中年文士,白面长须,头戴乌纱,身着大红色的常服,知道那就是巡抚大人,赶忙站定立直,稍阔其足,大声道“末进拜见抚台大人。”说完后深深鞠了一躬。
巡抚王大人定睛一看,一名中年男子身着秀才的长衫,大约有气动期七八层的修为,便缓缓道:“曹员外有礼了,快请起,上座。”
“大人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学生站的即可。”曹德信连忙推辞,不肯落座。
“曹员外不要见外,快请座”看到曹德信坐到了下首,王致笑着问道“看曹员外穿着长衫,可曾进过学?”
“回大人,学生也曾读过私塾,进过学校,只是天赋太差,仅修到气动期而已,也曾参加过科考,说来惭愧,只是考中了生员,并从未中举。人到中年以后,也认清了自己的斤两,也就把心都放在了经营曹家的药行上。”
“听说,你并非本地人士?”
“是,我本是河津人士,早年间父母双亡,为求一条生路,便跟人跑商,哪知路过汾州便遇到了山贼,幸好被路过的家岳救下,之后便来到了并州,入赘了曹家。”
“入赘”这个东西怎么总感觉有点莫名的熟悉,是不是时下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入赘了才能有什么千奇百怪的机缘?王致心中暗想,刚要再问“可曾退过婚,尤其是被退婚”。却听得门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
原来是二管家走了过来,走到王志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巡抚大人的脸色陡然变得凝重,曹德信一看,心想必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