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9章 那颜千户(第2/3页)  锦医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稍有涉猎,但用在此处也差不多了。

    他稍稍想了想,就扳开了死者的嘴巴,只见两颗门牙格外粗大有力,犬齿也格外茁壮,很符合草原民族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不过,这还不算确证,还得看看更有力的证据。

    秦林把蜡烛举起来,让光线往死尸的嘴里照,看清他生着四颗整齐对应的智齿,这才完全确认了此人的民族身份。

    智齿,学名第三大臼齿,俗称尽头牙,是人口腔最深处的牙齿,一般在成年之后才会长出来,长牙的过程会很疼。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身上有着不少器官因为没用而退化了,比如盲肠(阑尾)。智齿是帮助磨碎粗糙坚硬食物的,现代人因为食物精细,智齿处于半退化状态,有的人会长出来,有的人终身不长,有的只长一颗,有的四颗长齐,有的位置正、能上下咬合,有的长歪了、不能上下咬合。

    中原农耕民族因为食物相对稳定、精细,智齿用处很少,大部分人要么不会四颗全部萌出,要么虽然长出来却不整齐、不能完全对应咬合;草原游牧民族则食物来源稳定、饮食粗糙,需要智齿来磨碎粗糙食物,则大部分会长出整齐的智齿,并且能很好的对应咬合。

    秦林检查的这具尸体,就是四颗智齿非常整齐、位置高度对应,连咬合面都完全吻合,像这么漂亮的智齿,在中原农耕民族怕是一百个人里面都找不出一个!

    于是,确定了此人的民族身份,认定他不是鞑虏杀死汉人农奴或者俘虏改扮成的。

    蒙古那颜千户,已确认了草原族裔,能不能断定那颜贵族身份呢?

    刚才秦林检查口腔,就发现此人牙齿的磨损程度并不严重。

    于是秦林便问戚继光:“现在鞑子贵人和一般牧民,吃的有什么区别?”

    戚帅非常熟悉边情,娓娓道来:“贵人吃得好,有肉、奶和汉地交易的精面,普通牧民吃得差,肉和奶都少,他们虽然有种麦子的,但磨坊修得不好,面粉很粗劣,烤的饼子又干又硬……”

    “那么看来此人蒙古贵族的身份没有错,”秦林指着牙齿:“以他四十来岁的年纪,牙齿磨损并不严重,说明惯常吃的精面,如果是普通牧民,吃那种带着糠皮的粗面硬饼子,牙齿早就磨坏了。”

    戚继光一边看一边继续说:“对了,蒙古人还很喜欢喝茶,但茶马互市,中原的粗茶运到边塞也不便宜,只有贵族才能经常喝,普通牧民则偶尔喝喝。”

    “那就更确定了,”秦林指了指死尸的牙缝,缝隙里面生着很多乌黑的茶垢,绝不是偶尔喝茶能留下的。

    将官们听得秦林和自家主帅的对答,全都傻了眼,万万没想到仅从牙齿就能看出这么多门道,似乎与兵法韬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突然哇的一声,梅相捂着嘴巴跑了出去。

    原来陆远志和刘三刀都拿着刀,开始解剖尸体了,武将们尸山血海杀出来的,最多看着有点儿恶心,梅相哪里受得了?只觉心口烦恶,喉咙眼儿直冒酸水,赶紧跑出去透透气。

    帐中武官们哈哈大笑起来。

    戚继光倒是不慌不忙,饶有兴致的问秦林:“蒙古那颜千户,蒙古和那颜贵族都确定了,千户身份呢,秦老弟可有办法?”

    “虽然不能确定是不是千户,但高级武士身份是没有问题的,”秦林把尸首的手拿起来,“戚老哥请看,这手掌上厚厚的茧巴,看位置绝不会是握锄头或者拿笔杆子磨出来的吧!如果握弯刀就会在掌心留下这样的茧子,而手指关节上的茧子,很容易在拉弓时形成。

    还有他的罗圈腿,也是常年骑马的体征,如果没猜错,他大腿内侧位置还有……被马鞍磨出的粗糙厚皮。”

    绝了!秦林说到哪里,手上就指到哪里,剪开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