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荆州大战(上) 新(第1/2页)  雀与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胤焕与肖才虽然是一起长大,并且走上了同一条路,但两人的追求却不同。李胤焕最开始只是想要在外面生存下来,并且寻找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的踪迹,履行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后来随着逐渐有了自己的一票弟兄,李胤焕更加的注重大家的前程,奋斗的目标就是带着弟兄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不过自踏入这两国之间的战争之后,李胤焕便多了一道驱逐鞑虏,光复神州的心理使命。

    然而肖才从出发点便比李胤焕看得更远,从一开始肖才就在策划着如何让李胤焕入伍发挥自己的才能,逐渐的高升,甚至拜相封侯。而后随着李胤焕所建立起来的武装势力越来越强大,肖才便打算着为他将来能够雄踞一方做铺垫。因为后来盘踞了缉盗司,建立了情报系统,也得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消息。比如皇室的五服近亲是以太祖皇帝的族谱来命名的,而李胤焕正是这一宗胤字辈的宗室应有的名字,出了五服的是要避开族谱起名字的。

    天下原来的李姓早在开国之初便被迫改姓了离或者梨,当世所有姓李的多多少少都跟皇室有点关系。尤其是在安阳郡主和小皇子那次抵达安平小镇的时候,肖才更加确信了李胤焕的身世必然是皇室近宗。恰逢传来辽国入侵的消息,从那之后肖才的一切秘密准备都在为一件事而铺垫。那就是:李胤焕称帝。

    其实要说肖才真的想跟辽军对抗吗?那可不见得,他完全可以让李胤焕不出川,在乱世之际经营好川内,以便天下大乱之际出来夺取天下。

    但考虑到李胤焕名望太低,并且考虑到万一朝廷挺过去了呢?那么对李胤焕这个视而不见之辈会怎样。又或者辽军占领并统治了中原呢?

    不得不说,肖才深谋远虑,考虑了种种可能,最终决定让李胤焕出川。如果朝廷挺过去了,李胤焕可以攒下很大的声望,到时候必然会得到重用,再徐徐抓住兵权,等待一个好的时机,依旧可以君临天下。而要是朝廷败了,那么李胤焕至少也在对抗辽军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和威望,依旧可以聚拢一批大夏旧部与辽国和群雄一争天下。

    所以即便他们是全副武装的出川,肖才依旧将马忠留在了他们的老巢,继续开发经营川内的势力。

    他们二人的区别就在于李胤焕图的是名望,而肖才想要成就的是霸业。

    自古以来不乏有这等现象,主公希望名垂青史,而谋士则希望能成助主公成就霸业。

    在被李胤焕以训斥的口吻说了一次之后,肖才也称不再提及此时。然而,该怎么做的,他依旧会继续。就算没有那个机会也不碍事,总归底牌强一点准没错,总好过机会真的来了手足失措的要强。

    第四战区的指挥官于荣光并不归李胤焕管,不过既然总指挥部说过,第四战区协助第三战区,那么对于李胤焕的要求,于荣光多多少少还是要听一些的。

    当然了,李胤焕也没想过要全程指挥第四战区的几万人马。

    李胤焕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向北开进,在暨州县和卢陵府之间打迂回战。尽量不要发生大规模战斗。

    这一点对于荣光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他和赵启坤不一样,他是武举出身,虽然在兵部任职,但以前也是在巡检司带过兵的,如今虽然是数万人的大阵仗,正面对碰他确实打不过,但迂回式打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真正的重头戏,正面与辽军对抗的任务,第三战区一力承当,第四战区只是在敌军后方活动,制造一些压力,让辽军无法全力与李胤焕他们对拼。

    之前所说的,朝廷方面想要对颉利赫琪发动强势攻击。时隔十五天过去了,在李胤焕选择正式开战时的第一场会议中,位于徐州战场的战报被送到了李胤焕的手中。

    中军大帐中,所有的将军、军尉全部到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