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大放厥词(第2/3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固守,而后再积蓄力量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徐徐图之图的最多也只是暂时的安宁,北方地区独有的战略纵深,使得我们只能选择以防御为主,很难主动进攻将他们彻底消灭。

    说白了就是只能将他们暂时赶跑,待他们喘够了气,又会南下来侵略我们。

    况且陛下论的乃是战,战当以武力消耗敌方的有生力量来达到消耗对方国力的目的,然势则不然,并非一定要用武力来削弱对方。”

    “呵呵,还有无须武力便能削弱敌国的法子?”赵匡胤又递去一个不屑的眼神,这小子越说越离谱了。

    “有的,陛下也知道,辽人战力的依仗乃是战马,而我们大宋维持战力的根本当是粮秣。马匹与粮秣我们可统一称之为战略物资。

    而这粮秣说白了也就是百姓手中的土地,其实辽人也一样,草场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良田产出有定数,草场亦是如此,大宋百姓手中的土地除了种粮食,还会种桑麻等经济作物。

    辽人同样如此,草场里除了马匹这类战略物资,也会养一些牛羊等经济作物兼备日常口粮之用。而且这草场的产出相比农田更为有限,加上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也是游牧民族的人口一直无法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如此算来,我们只要令其多养牛羊,少养战马便能实现消耗辽国国力的策略。”

    “哈哈哈,你这话太过想当然了!其他不去说,只说让辽人的草场之上养马还是养羊岂是你我可以说了算了的。”

    “这太能算了,而且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多养牛羊,尤其得多养羊,绵羊。那玩意,特能吃,比马还能吃,不光吃草,还好啃食草根,养的多了,大片大片的草场立马就被祸害了。”

    “哦?竟有此事?你说的这绵羊如此这般不利于草场,那辽人岂会不知?”这什么绵羊啃食草根倒是第一回听说。

    “应该也知道吧?这个臣倒是不清楚,然而草场之上除了放牧马牛羊还能做啥?如果放牧牛羊便能过上富足的生活,陛下以为他们还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用抢掠的方式来维持生计吗?”

    “这倒也是,”这一大通道理讲下来,赵老大似乎感觉这问题被带歪了,分析战事的话题怎么就到了关心起辽人的草场之上该养些什么来了。

    这养什么与战事会有何干系?听着这小子越来越离谱的奇怪理论,赵老大也渐渐失了继续讨论的兴趣。

    只是随后问道,“那么如何才能让辽人的草场之上多养牛羊,少养马匹呢?”

    “两个字:贸易。”

    兜兜转转一大圈,王浩最终还是露出了商人本色。

    “听说因为此次北征,陛下已下令停了边贸,臣以为这样是极为不妥的,我们不但不能停了这边贸,还要更进一步,大力支持商贾们与辽人贸易。”

    “这又是为何?战事一起,边疆动荡,且商贾多有无德之辈,常有因利谋违法之事,偷运一些违禁商品卖于辽人,与国无益,反倒滋养了敌国。况且辽人又不肯用大宋急需的战马来交易,只肯拿一些牛羊之类的牲畜出来”

    说着说着,赵匡胤感觉哪里不对了,这小子说着说着怎么又绕到赚钱的门路上去了,虽说大宋国策并不抑商,自己也不反感商贾,然养活百姓的终究还是土地。

    若人人崇尚经商,而因此无心耕种,岂不是祸乱之源,不过这小子对赚钱还是有些门路的,据闻他那几家煤炉工坊至今已养活了数千流民贫户,倒也是功德一件。

    “对辽人来讲,卖出一只羊还是卖出一匹马,其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草原上多养一只羊,必然需要少养一匹马。

    因此无论辽人肯卖给宋人什么,尽管让商贾们放开了手脚去做,臣甚至建议让商贾们只收牛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