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再遇韩娥(第2/3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跟哪呀!“小孩子别乱说!”

    “呃如月姑娘,这么巧哈,你也来取琴?”教训了小蝶一句,王浩转头对一旁有些呆愣的如月道。

    “嗯公子,这两位是?”

    “调好了调好了娃儿,”此时,陈老头调好琴从后院乐呵呵地跑来。看到如月后愣了下,往铺子正中桌台上摆放着的那架古琴一指,淡淡道:“姑娘的琴在那边。”

    前后表情判若两人,看的王浩也甚为好奇。这陈老头对其他人都是一副不耐烦的模样,为何唯独待小蝶像是见了自己亲孙女一样的。

    “娃儿,再试试”

    看着小蝶接过琴重又摆开架势,王浩与如月对视一眼尴尬一下一笑不再作声。

    又是嗯嗯啊啊的一段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前奏曲,曲子虽然单调了些,初听之下也觉平平无奇。

    仍将一旁的如月看的惊奇不已,且不论如此幼小的女娃是怎么摆出如此老练的演奏姿势的,光看她拉琴时那熟练的手法,和那模样甚为怪异的乐器。就已经将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嗯,现在差不多了。来,娃儿,拉一曲拿手的给阿爷听听。”陈老头满意点头道。

    “嗯,小蝶就为阿爷拉一曲化蝶吧,这是小蝶最喜欢的曲子了。”

    “小蝶,化蝶,好好哈哈哈。这取名曲的好!”陈老头闻言开怀大笑。

    化蝶,此曲取自典故《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也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

    自东晋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

    彼时,虽然关于梁祝的爱情故事众人皆知,也有相关的诗词传诵于世,但专门为梁祝谱的曲子却极为少见。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本身挺长,演奏乐器也不是仅仅只有小提琴。不过只要是提到小提琴,人们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出那其中最为经典的一段。

    这一段也被转成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更是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戏曲最为融合的一段。

    当舒缓而又忧郁的音乐缓缓响起,由温暖到甘醇,渐渐转入忧伤与哀愁,犹如一副凄婉动人的爱情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听之不禁令人哀叹唏嘘,却又令人无比向往这样一份美丽的爱情。

    曲毕,气氛有点沉默,还玉扯了扯王浩的袖子,朝着如月的方向努力怒嘴。

    王浩转头看去,哎呦我去,这内牛满面的是几个意思。不用感伤成这样吧,见这模样,对自己计划的慈善汇演有多了几分把握。

    “果然不同凡响,”还是陈老头率先打破了沉默,“娃儿来,跟阿爷讲讲这琴的门道。”

    说着便与小蝶闪到边上研究起了小提琴的演奏要领。

    醒过神来的如月也竖着耳朵飘了过去,这应该是一个乐痴。

    “不错不错,就这么滴吧,吕掌柜,这琴还差多少钱?”王浩搓手笑道。

    “吕掌柜?”

    “哦这个嘛嗯哼哼哼。”吕掌柜轻咳着不好意思道,“公子可介意将此琴谱抄与吕某?吕某愿出重金相谢。”

    琴谱?王浩一愣,心说哪有琴谱,小蝶倒是会谱一点,可那五线谱你也看不明白不是。

    只得讪笑道:“呃吕掌柜,不瞒您说,小子是个五音不全的人,那什么琴谱不是不想给您,实在是不会呀。我那娃倒是会一些,不过她写的东西估计您也看不明白。”

    “那公子可否告知此谱是何人所授?”

    补习班的老师教的,两百八十块一节课,咱老家多的是,你要不要?只得含糊道:“那曲谱是一世外高人所授,小子不方便透露”

    吕掌柜失望的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