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蒸蒸日上(第2/3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西汉桑弘羊提出盐铁官营这个制度之后,后面的朝代都尝到了这个甜头,把盐铁的经营权牢牢控制在了朝廷手中,并逐步扩大专营范围,盐铁茶酒等全成了国字号。好在铁并不难买到,只需去盐铁使下属的一个叫铁案的部门购买即可。

    王浩有想过用铅皮代替铁皮,铅皮更轻便又防锈,质地软更容易打制,铁皮的缺点实在太大,打厚了费钱不说还太过沉重,打薄了又大大缩短使用时间,容易生锈,尤其是煤炉这种长期高温烘烤的环境下。

    奈何这个时代的铅比铁贵太多,只得作罢从隔热层方面下了点功夫,就是在陶块与铁皮之间填充一层石棉。

    另外还有燃料方面,打算分两拨人,一部分生产煤球,一部分生产蜂窝煤,蜂窝煤制作方法倒也简单,弄个简单的磨具就成,就是制作的速度跟煤球没法比,得晾干后才能取下磨具,因此磨具的数量决定其产量。

    至于最后的生产流程,肯定不能是像之前自己那样一人包办一只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了。分工合作统一组装。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即便生产这个小小的煤炉,流程要细分开来也是不少的,暂时也只能大致分一下吧,其他的只能在工作中找慢慢修正。

    最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销售,不过现在哪还有精力管得了这个呀,反正独此一家。业务员这个环节就给省了,倒是缺个会计,这年头的钱都只能藏家里,还都是一枚枚的硬币,一箱一箱的藏着,不请个会计如果自己又不习惯记账,最后连个大致盈亏都不知道。

    不过现在想这些有的没得也没啥用,杂七杂八的事只能自己一肩挑了。

    王浩的第一家三无工厂就这样摇摇晃晃地在一地杂乱中开工了。

    “东家,我们几个干啥呀?”见自己东家给其他人都安排了事做,独留她们几个婆娘没被分派工作,都有些急了,以为人够了不需要她们了。

    总共也就那么两道工序,这几人本来是安排装配的,前面的刚开工,后续装配肯定没活干呀,只能先安排一些杂活,:“大婶子,估摸着要等两天才你们的活才能开始,这两天你们就先打扫打扫卫生吧。”

    “东家,卫生是啥呀?”

    “就是到处拾掇拾掇,把咱们的作坊整干净些,整齐些。”安排了几个大婶子,王浩又四处查漏补缺去了。

    “哎哎孙大哥,不是给你们发面巾了嘛,咋都不戴上呢,都说了碾这个煤粉要戴上面巾。”

    “东家,俺们看那面巾挺白净的,怕被糟蹋了。”

    “听我的,都戴上。这时咱作坊的规定,规定知道不。”

    碾煤粉的几个壮汉有些不明白,东家这是啥规定呀,这好好的白布,就这样糟蹋了多可惜呀。

    “你哎李大叔,我不是说了嘛,整这个石棉要戴手套,袖套也要戴,不能让这东西粘到皮肤上,咋不听呢。”

    “东家啊,咱这皮糙肉厚的,不碍事,不碍事。”

    “哎那谁,”走到铁匠处,王浩正好看到一工匠舀起边上水缸里的水就喝:“张大哥,你咋喝这里的水呢,那里不是有开水的嘛,喝完了?”

    “不是东家,那边的水烫口呢,喝着没这个爽快不是。”铁匠张三挠着后脑勺讪讪道。

    几圈巡视下来,王浩有些哭笑不得,这整一个资本家的血泪工厂场景啊。之前着重提醒的几条安全生产条例完全白说了嘛。

    不光王浩哭笑不得,众工人也是哭笑不得,东家咋老是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盯的紧紧的呀,那些面巾袖套啥的都缝的挺紧致的,糟蹋了多可惜呀。

    次日一早,众人就看到东家提着一桶石灰水往墙上刷字,俺们又不识字,写的啥咱也看懂不呀,东家是个好人,说话和气也没啥架子,在这里干活中午还管饭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