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刚迈进大门歌声就响起了,国旗是正儿八经的五星红旗,是小蝶央求着她娘亲绣的,国歌是遵循妈妈的意见选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因为妈妈说这个更适合小孩子唱,也特好听。
排练时间紧迫只选取了前面几句,有两句还是重复的,这两天为了给夫子一个惊喜,课都没上,尽教大家学唱歌了。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惊喜变成了惊吓,夫子又跑了,连遭打击,小蝶整个人都蔫了。看着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还玉又急了,只得咬牙亲自上阵充当代课老师。
“先学哪些字呢?人大天?”还玉捏着笔坐在书桌前幽幽的想着。“人人之初。对呀!三字经呀,这么好的现成教材不用,自己忙活个啥呀。”二话不说,就搁下笔就寻她爹去了。
“三字经?”徐知县听女儿说要什么三字经,自己也勉强算是饱读诗书了,却也从未听说过有此书,“还玉呀,你先跟爹爹说说这书是写啥的?又何用处?”
“奇了怪了,爹爹竟然不知道三字经?”还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太颠覆她的认知了,印象中自己看过的所有古装电视剧中几乎都有一个小孩摇头晃脑的念着人之初性本善,真到了古代怎么会没有三字经?难道是后来才有的?
“未曾听过。”徐知县仍然没弄明白这三字经到底为何物,就见女儿一扶身转头回房了。
“那就自己写呗,也没多少字,写完了回头找王主簿叫上几个书吏用毛笔字抄上二十几本,就算是语文课本了。”还玉这样想着便又回到了书房捏起笔默写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者,七篇止
“七篇止后面是什么呢?”志气蓬勃的还玉发现自己才写了没多少就记不起来了,只能呆会等王浩去义学送午饭的时候让他补齐了。可能也不一定补的齐,毕竟好多年了。
只是在女儿年幼时那劳什子的幼儿园让孩子背这劳什子的三字经,夫妻两才不得不捧着书研究了一阵子。
“三字经?”王浩的表情比徐知县还夸张,心想上次弄什么劳什子的国歌时就跟你说了,有些词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环境,虽然这大宋不像满清有那啥文字狱,但还是注意一些比较好,还特别提醒了她说宋朝的时候一定要说大宋,别到时不经意脱口一个北宋,丫头还傻乎乎的问自己为啥不能叫北宋,“你写到哪了?写的哪个版本?没给你爹看过吧?”
一连串的提问把还玉搞蒙了,怎么了这是“没呀,我就自己刚写了一点点,三字经还有好几个版本嘛?”
“有的,我记得有个版本都续到民国去了,真那样写,不得整出个大宋版的推背图,而且即便是原始版的也有可能写到过一些现在还没发生的事物。”
随即又凑到还玉耳边加了一句:“因为三字经是南宋的人写出来的,离现在差不多还有两百年呢。”
“原来这样的,那要不不用这个了?”
“你拿来我看看写到哪了,”接过还玉手写的三字经,王浩一行行看下来,最后又在后面稍微补上了一些。“就到这吧,差不多也只能写到这里了。除了这个你还可以教千字文,那个没事,外头的书铺就能买到,就这两样,够用很久了。”
下午拿着写完的三字经拿给王主簿的时候,干瘦老头表现了更为夸张的表情,等还玉一走,他便捧着手稿火急火燎地去找知县大人了。
“大人,大人,这是方才小姐交与在下,准备誊抄数份送去义学给学生蒙学之用的,您赶紧看看。”
“哦?有何不妥之处?”徐知县取过手稿细细通读了一遍,拍手赞道:“大善!此文通俗易懂,取材经典,读来朗朗上口,用作孩童启蒙堪比千字文啊!这真是还玉所作?”
徐知县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女儿竟能写出如此可流传后世的蒙学圣典,心里突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