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帮忙。
胡老太爷一早穿了件新制的藏青色长衫,精神抖擞地来到小儿子家坐镇。
自从小儿子家开办学堂的消息传出,全村的风向都变了,从前多数羡慕或是嫉妒胡家,现在都变了口风,围着他不是讨好称赞,就是拐着弯的打探消息。
接风洗尘的宴席照例分了两桌。
双方一通介绍,相互认识,寒暄一番,才入座上席。
桌上卤鹿肉是主菜,卤得劲道的鹿肉,切得整整齐齐,码了一大盘。
爆炒猪肚、红烧黄鳝、酥炸银鱼、酸辣鱼块、香辣小杂鱼、青菜鱼丸汤、炒油菜。
满桌的鱼类,都是昨日珍珠、阿青和罗璟去碧潭的成果。
罗璟自觉断腿处已无大碍,便跟了过去,一来一回,除了晚上有点疼外,别的时候倒没察觉不适。
碧潭水冷,珍珠只让他站在潭边用抄捞鱼。
她和阿青则一人一边,站在没腿肚的潭里捞鱼。
三人去了半天,大大小小的鱼捞了三个半筐。
招呼杨秀才一家的菜式就出来了。
洗尘宴在一干人的赞叹声中结束。
杨秀才提着一个木桶,桶里五六条黄鳝窜动。
阿云娘抱着一个瓦罐,里面是卤好的肉类。
阿云则捧着一个盘子,上面都是油炸好的小银鱼和小杂鱼。
一家三口吃得肚子溜圆,还捎带了一堆吃食回了新落成的小院。
胡家的意思是让杨秀才一家先歇息几天,熟悉一下村里的情况,等校舍建好,再准备教工作。
村长的意思,校舍估计还要十天左右建成,杨秀才可以先考核一下村里准备上学的男娃,谁的天份好可以优先上学。
村长的话一出,珍珠立马否决,第一批学生从满十二岁的男孩往下招,今年暂时只招二十个,没轮到的等明年开春的第二批。
村里的男孩不分资质和天份,都能免费上满三年,当然,要是不听从先生或教习的教诲,违反学堂的规定,那先生和教习有权对其劝退。
三年后通过先生和教习的考核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学堂学习,或者前往太平院进学。
赵文强被珍珠的话惊得一愣愣的,小丫头片子又没上过学,哪来那么多弯弯道道的。
不过,学堂是胡家出资建的,他们有所规定也很正常。
赵文强没在纠结,反正他的大孙子在太平院,小孙子还不到年龄,学堂的各种事项,让胡家去操心吧。
这一天,杨秀才刚入住的新居热闹非凡,前来看望教先生的村民是一波接一波。
特别是家里有男娃的村民家,大多都准备了各种实惠的贺礼,一把青菜、一筐豆角、几个鸡蛋、一刀子肉、一坛子酸菜等等。
下午的时候,村长便让人送来了三个月的米粮。
等到晚上,院门落了锁,阿云娘一清点,好家伙,十天的菜都足够了。
“相公,这胡家可真是大手笔呀,下午的时候,我听几个来串门的妇人说,胡家去年才发的家,往常胡家过得也甚是清贫,这样一户刚发家的农户,竟舍得花大笔的银子开学堂。”阿云娘有些困惑,在她看来,舍得花银子做善事的人家,多是根基稳定,基业雄厚的大户人家。
胡家,去年还穷得吃糠咽菜呢,这是那些妇人的原话。
“胡二爷宅心仁厚,挣了钱财,不忘惠泽村里。”杨秀才把自家的行李一一拿出,摆放整齐,“不过,我冷眼瞧着,胡二爷家,说话做主的,应是他家的闺女,你没瞧见吗,胡家闺女和村长说话的时候,胡二爷两夫妻都没做声,显然是习惯了这样的状态。”
“……,好像是这样呢。”阿云娘回想中午的情形,“难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