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无法无念的境界都让我斗气道有所突破,不过驭神道还停留在化神境。沧海说我得到上古驭神器后,驭神道就不能像常人那般划分了。虽然我在某些时刻已经和白虎取得了一定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似乎并不是老乞丐钱千万口中所说的化神境界,真正达到化神境界的人应该是能主动与自己的观想神灵取得一定的精神上的联系,而我却很被动。根本与白虎神兽没有一丁点儿的联系,虽然白虎数次预警,但是这绝对不能说明我已经达到了化神的境界。”陆虎心中清楚得很,自己虽然得到了上古神器,但是自己的精神力和神魂的念头并没有得到提高和壮大,这种“化神”境是假“化神”,根本不是双方本命上的精神联系。也不能与观想神灵达到精神合一沟通的地步。
看样子要与观想神灵达到精神合一的地步,还必须从守一、出窍做起!
“守一很简单啊!”陆虎是个地道的读书人,以前自己也有心猿意马的时候,不过只要一坐到书桌前,喝杯茶,磨起墨,多读诵几遍圣人经典,再抄写经典,在抄写经典的时候就能做到一心一意,把全部精神灌注到书写的字体中去。
“字能看人!”一些厉害的大学问家除了能从一个人的笔力中看出一个人有没有用功还能看出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
陆虎想起自己小时候偷懒,心猿意马想着玩的时候,书写出来的字迹虽然也是工工整整,但是只要一拿给母亲看,她就能看出自己有没有用心,会不会让自己挨竹板子。
所以一个人的精神到底有没有集中是能很简单的从这人书写的字里看出来的。
但是现在自己要修炼驭神道,虽然自己可以通过一整套动作使自己静下心来。但是只要一不写写字,纷乱无章、杂七杂八的念头就会如同苍蝇一般的飞过来。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只要一坐下就保持念头归一的境界。
“对了,我怎么把它给忘记了?”陆虎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入到无法无念的境界,又数次把自己从强大的幻象中拉出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经典只要一念上数遍,立刻就能定得住神。可谓是镇压神魂,念头归一的最好的法门!
陆虎微微一笑,已心中默念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果然没一会,就彻底进入了念头归一的境界,这只是菩萨境,使得念头归一,但是还不能忘我,只有那种往我,无欲无求,又不以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佛陀。陆虎这些日子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自己现在能够达到的也就是完全归一,念头合一的菩萨境界,完全稳固自心,使得杂乱无章的念头少之又少。
念头越少,精神就越集中,要出窍也就越容易。
出窍的法门很多,功效都差不多。
“招魂法:观想自己身体已经毫无生气,被阴间鬼司召唤出魂魄。到时候灵魂出窍。涌泉法:观想自己就是一团深藏在地低下的泉水,精神寄托其中,突然受到一道地底的喷力,精神随着水花跃出地面,云开见月明。还有就是宝瓶掣金豆法。”
陆虎正是观想的这种法门,这几日老乞丐跟自己讲的尤为详细的就是这种法门,因为这种法门跟大华朝正西接壤的金藏国甄选活佛的传统还有着关系。因为这种仪示颇为有趣,所以陆虎也记得最为清楚。
“观想自己被包裹在供奉佛祖前的宝瓶之中,宝瓶只有一个细小得如同黄豆一般的口子,自己的灵魂被密闭其中,里面装着难以计数的金豆,这些金豆就是自己的斑驳无章的念头,多的难以计数,每一次摇动宝瓶,都会挤压一些念头,爆碎一些念头,到最后,宝瓶摇晃得越激烈,自己的念头也就越集中,集中成为一颗细小的金豆,全部精神全都集中在这颗金豆之上,最后,只听到一声佛偈,一道光明从天而降,金豆随着这道光明一起跃出了宝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